東北網齊齊哈爾11月20日訊 800克是一個什麼概念,不難想象。可是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體重就是800克,你聽說過嗎?據記者了解,小於1000克為超低體重兒,存活率極低,就別說800克了。11月11日,就是這樣一個出生僅800克超低體重的新生兒,在醫護人員53天的精心治療後順利出院,成為我市首家、首個被成功救治的超低體重新生兒。
出生體重僅800克
命懸一線也不放棄
“因為我愛人患有妊娠高血壓、重度子癇前期,在9月20日下午被緊急實施剖宮產。初為人父,本來心裡是挺高興的。沒想到兒子出生體重僅有800克,而且大夫說由於孩子是個早產兒體重超低,各器官發育不成熟,免疫力低下,還患有輕度肺炎後,家人就立即把孩子轉入了市中醫院(第三醫院)新生兒科,孩子被送進了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NICU)實施救治,我們全家人都陷入了痛苦和焦慮之中。”孩子父親王先生說。
“當時接診的是杜龍醫生。杜醫生接診後和支萍、趙麗艷兩位副主任還有史琳醫生一同為我兒子制訂了一套完善的治療方案,對我兒子進行24小時全天候的系統監護。在這期間,副院長、新生兒科主任張淑霞知道後,每天都定期前來巡診,與醫護人員研究我兒子的治療方案,讓我們一家人很感動。為了讓孩子能夠有更好的治療,家裡人還特意向哈醫大一院新生兒科了解兒子的情況,想讓兒子去那裡治療。沒想到,了解的情況讓全家人都陷入了痛苦之中。存活率極低,就是轉到哈醫大一院新生兒科也不一定保證能救活。當時就一個想法,有一絲希望,也要把兒子救過來。”孩子父親王先生說。
嬰兒挺過生命線
新生兒科創奇跡
“當時早產兒來的時候,我們醫生也沒想到會是一個800克超低體重的新生兒,經過仔細檢查後,發現孩子的身體器官發育不成熟,免疫力極其低下,尤其是體重超低被感染的幾率越大,同時發生各類合並癥的可能就越大,所以當時心裡根本就沒有把握能治愈孩子,畢竟嬰兒的體重太低了,每一次感染都可能終結小家伙的生命。”主治醫生杜龍說。
隨著治療時間的推移,患兒存活的希望越來越大,可治療難度卻越來越高。主治醫生杜龍對記者說:“由於患兒體重輕、血管細、長期輸液會造成血管的破壞,我們醫生的一系列搶救手段能否有效實施,紮針就成為治療的主要難點和關鍵所在。為了更好地保護患兒血管,順利地實施救治,我們新生兒科指派護士長張晶、責任護士梁丹專門負責患兒的埋針,確保了患兒治療的連續性。”
“患兒剛入院的時候血管雖然細但是好找,可是越往後血管的傷害越嚴重,很多地方都不能再埋針了。給患兒紮一次針找血管有時都要半個多小時,當時我們就盼著孩子快點好、快點出院,否則真的不知道要往哪兒埋針了。”護士長張晶說。
據記者了解,患兒入院期間,由於免疫力低下,曾先後3次發生了院內感染,多次出現貧血、呼吸暫停和胃腸不耐受等癥狀,差點要了患兒的命,但是在新生兒科全體醫護人員全力以赴的細心治療和看護下,患兒順利渡過危險關,全體醫護人員為患兒橕起了生命的“保護傘”。11月11日,患兒體重已達到1.85kg(三斤七兩),日人工喂奶量160+ml,血常規檢測正常,CRP指數0.1(無感染)。在醫護人員的共同祝福下,新生兒科主任張淑霞喻為“國寶”的患兒,被家人欣喜地接出院,市中醫院(第三醫院)新生兒科創造了800克超低出生體重嬰兒存活的紀錄。“孩子出院時,家裡人別提多高興了,沒想到孩子這麼快就被醫治好了。想起當初救治孩子時,醫生就像是踏上了二萬五千裡長征,中間有著太多的坎坷與波折,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汗水。感謝中醫院(第三醫院)新生兒科的全體醫護人員,是你們用高尚的品德和高超的醫術給了我兒子第二次生命。”孩子父親王先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