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2日訊 “車門關閉,請遠離車門、扶好站穩。”21日,在哈市地鐵太平橋車輛基地內,隨著工作人員的指令及地鐵一聲鳴笛,哈爾濱首列地鐵車輛在長約1公裡的試車線緩緩開動,開始進入正式動態調試。
21日上午,哈爾濱最高氣溫是零下5℃,室外需要佩戴手套和帽子,記者進入地鐵車廂內時,溫暖的氣息撲面而來。車廂內每個座椅下都裝有電熱器,坐在椅子上能感覺到座椅下電熱器的溫度。據介紹,在車門、車窗、車體一系列特定的防寒設計下,按1平方米6人的定員情況,室外溫度達到零下38℃時,車內溫度也可達到18℃。司機可以在駕駛室裡綜合調節,根據實際氣溫隨時改變坐椅溫度,從而改變車廂的溫度,讓乘客在最舒適的環境中乘車。
在地鐵司機室內,司機右側的顯示屏不斷切換車廂內監控畫面。據地鐵調試司機吳文冠介紹,他在南京和沈陽做過地鐵司機,已有5年的工作經驗,地鐵的A型車和B型車他都操作過,對地鐵車輛操作性能很熟悉,他感覺哈爾濱地鐵車輛無級變速等先進功能,使其在運行時更加平穩。
地鐵運營分公司車輛維修中心車輛檢修工程師王龍雲介紹,地鐵車輛在地鐵基地內以20-30公裡/小時進行動態調試,車輛可達到的最高時速是80公裡/小時,進入地鐵隧道內速度在35公裡/小時左右。在車輛運行過程中,還將檢測車門一側的緊急解鎖功能及車門在打開狀態下、車輛處於5公裡/小時後,車輛會自動關閉等車廂內各設備功能。
據王龍雲介紹,首列地鐵車輛主要進行了電客車外觀檢查、靜態調試、動態調試和出廠驗收等工作。到目前為止,基本完成地鐵車輛內部照明燈、廣播、顯示器等靜態調試,將進行動態調試項目和出廠驗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