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日訊 30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林鐸到市農科院現代農業示范區、道裡區、南崗區,調研設施蔬菜生產和冬儲蔬菜情況。他強調,百姓的『菜籃子』是大事。要大力發展棚室蔬菜,提高秋菜冬儲能力,不斷增加農民收入,豐富百姓『菜籃子』。副市長張萬平和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調研。
隆冬時節,室外冰天雪地,坐落於松北區萬寶大道的哈爾濱市農科院現代農業示范區卻儼然一座生態綠色果蔬園,溫室內花紅草綠,果菜飄香。林鐸饒有興致地參觀了利用高科技生產的番茄、油豆角等品種,勉勵科技人員通過科技手段,培育出蔬菜、水果和花卉精品,在建設好科技示范農業、觀光旅游農業,為市民提供新鮮水果蔬菜的同時,為廣大農民發展設施蔬菜生產提供示范。
據介紹,為提高冬季地產鮮菜自給能力,今年哈爾濱市開始規模推進冬季蔬菜生產,在道裡、道外、南崗等10個設施園區種植耐低溫、耐弱光蔬菜1000畝,冬季將為本地市場提供地產鮮菜200萬斤。
道裡區太平鎮立業國家級蔬菜標准園,僅用兩年時間就新建大棚800棟、溫室130棟,園區采用物聯網、節水灌溉等先進技術,年產蔬菜2700萬公斤。目前,園區在日光節能溫室中進行冬季生產技術實驗,種植番茄、生菜等蔬菜品種10個。走進大棚,看到溫暖的棚室裡,果苗長勢喜人,林鐸十分高興,他說,隨著哈爾濱市居民居住環境的改善,冬儲秋菜的習慣正逐漸改變,這對我們保證冬季蔬菜供應提出了更高要求。發展棚室經濟不僅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更為市民提供了豐富的反季節蔬菜,保證了市場供應和需求。他強調,要提高淡季地產蔬菜的自給率,規模推進冬季設施蔬菜生產。要科學設計產銷鏈條,重點供應本地市場,確保在極寒天氣運輸不暢的情況下,哈爾濱市廣大群眾仍能吃到安全放心、價格合理、品種豐富的果蔬。
秋菜窖儲、冬季上市是道裡區榆樹鎮的特色產業。近年來,該鎮窖儲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可窖儲蔬菜3500萬公斤。林鐸在調研中強調,秋菜窖儲上市二次增值,效益可觀。要積極探索,總結經驗,保證產銷無縫對接。政府要發揮導向作用,組織和幫助農民做好果蔬的銷售和儲藏,保供穩價,均衡供應,增加農民收益,豐富市民的『菜籃子』。
隨後,林鐸一行來到南崗區金星溫室蔬菜園區。據介紹,該園區建成以來已輻射帶動300餘農戶從事食用菌種植,年創產值560萬元。林鐸走進食用菌種植大棚,察看菌類長勢,了解保溫增溫、種植收益情況,並察看了草莓、蒜黃等新特蔬菜品種。他勉勵企業負責人和南崗區負責同志,要認真總結經驗,加大推廣力度,不斷提高棚室經濟效益,使企業增效、農民增收,百姓的『菜籃子』不斷得到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