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7日訊 近日,哈市連降大雪,氣溫驟降,最低氣溫已降到零下28℃左右。冰城的冬運工作受到嚴峻考驗。記者利用一周的時間,隨機乘坐了20餘條線路的公交車,對哈市冬運期間的公交車服務質量進行了一次全面地探訪。
車廂溫度:多數車廂挺暖和
11月30日8時許,記者在哈市道裡區河鼓街的公交站臺乘坐了一輛12路公交車。正值早高峰時間,車裡乘客較多。記者看到,該車的車窗十分乾淨,由於車廂內溫度高,車窗並沒有結冰。車廂裡,不時有乘客將帽子、圍巾摘下來,還有的乘客索性將外衣的拉鎖拉開,“敞懷兒”坐在車裡。“原來的12路車特別冷,我上車得捂得嚴嚴實實的,現在車廂裡真挺暖和,不摘帽子坐一會兒還出汗。”乘客王女士說。
11月30日11時許,記者在哈爾濱火車站附近登上一輛111路公交車。雖然不是高峰時間,但車上的乘客很多。車內同樣是窗明幾淨。公交車的扶手上已經包上了絨布防寒套。下車門的位置,還鋪了一塊防滑的小紅氈墊。“在外面走路凍夠嗆,上車裡吹吹暖風可真舒服。”市民勾女士對記者說。
1日12時,記者在玉山路公交車站乘上一輛7路公交車。車內的暖風開啟,溫度計顯示車廂溫度17℃。市民趙亮先生對近年來哈市公交的變化嘖嘖稱贊,“車好了,服務更規范了。”趙亮說,現在的公交車車內低踏板設計,容量大,並配備暖氣、空調,窗玻璃是真空保溫設計,不上霜。到了冬天,座椅上還會放愛心椅墊,把手上纏滿棉布,更舒適、更暖和了。
發車間隔:高峰3分鍾平峰5分鍾
11月30日9時30分左右,記者來到位於哈市松北區科技創新城附近的公交13路支線終點站。剛過出行高峰,在此候車的市民並不多,但車輛基本保持在間隔五六分鍾就發出。10時許,記者來到位於群力新區的群力公交首末站,110路、111路、125路公交車均以此為終點。同樣,由於此時並不是出行高峰,幾路車都是保持在每五六分鍾發出一班。
1日6時30分左右,記者趕到位於閩江路的8路公交車終點站。由於當日氣溫較低,又恰逢周末,趕早乘車的乘客並不多,但發車間隔基本保持在五六分鍾左右。隨後,記者來到位於省電力醫院的7路、91路、201路公交車終點站,這些公交車也都能保證發車間隔時間在五六分鍾左右。7時30分,7路公交車終點站的乘客明顯增多,在工作人員的協調下,乘客有序地排隊上車,此時的發車間隔時間也縮短為3分鍾。
2日7時30分,記者來到13路公交車市二院終點車站,20多名候車乘客自覺地排成一排。在調度員的指揮下,一輛13路公交車緩緩停在乘客前,待所有乘客全部上車後於7時32分發動汽車。
4日7時,記者來到104路公交車太平橋終點站,此時正值上班高峰,車隊調度人員也加快了發車頻次,幾乎每隔3分鍾就會發出一輛車。
6日6時50分,59路公交車朝一中終點站排滿了乘客,十幾輛公交車依次駛入車站,記者粗略統計,從6時50分至7時20分半小時時間裡,共發出9輛公交車。“每天早晨乘車去故鄉方向的乘客都比較多,我們基本保證坐滿一輛走一輛。”車隊調度人員對記者說。
隨後記者來到了附近的103路公交車終點站市傳染病醫院車站,乘坐103路公交車去道裡方向的乘客同樣不少,103路公交車的發車間隔也基本控制在3分鍾左右。
候車環境:
站臺可擋風遮雨調度室可候車
近些年,哈市建設一批富有歐式風格的站臺和公交首末站,極大地改善了市民的候車環境。這些站臺和公交首末站,不僅外形美觀,市民可在溫暖的室內候車,只是部分候車屋卻將大門鎖住了。
11月30日13時許,在公交10路承德廣場終點站記者看到,車隊調度室是一個白色簡易板房,門口處粘貼著“愛心候車屋”的標志。走進調度室,一個正在供暖的散熱器讓人倍感溫暖,坐椅上鋪著棉質的坐墊。“調度室簡陋了些,可現在大冷天的,還是能讓人暖和暖和。”公交10路車隊隊長薄喜陽說:“在候車室內,有需要的乘客還能喝上熱水,都是我們自己燒的。”
在公交110路群力公交首末站,幾位市民正在新建的乘客候車大廳內候車。市民任女士告訴記者,在候車大廳候車最怕錯過發車,110路工作人員得知了她的擔懮,就在發車之前到屋子裡來告訴乘客們一聲,“天越來越冷,就怕坐車時遭罪。這回好了,不但候車室暖和,車上還有暖風,再也不怕挨凍了。”任女士說著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3日13時,記者來到公濱路公交首末站,103路、115路、117路在此停靠,該車站正在裝修中。天空飄起鵝毛大雪,看到記者站在門口,115路車隊調度員朱莉萍熱情地將記者讓進屋裡。“小伙子快進屋,站在外面多冷啊,先在屋裡等會車。”走進屋裡,兩位候車市民坐在椅子上。“還沒裝修好,現在只能起到取暖的作用了。”朱莉萍笑著說。
延時服務:
夜公交、大站快車省時又方便
2日晚21時30分,室外溫度已經降至零下20℃。記者穿著厚厚的羽絨服也渾身發抖。21時35分,記者在哈西客站踏上了11路“夜公交”。一進車廂就感到一股暖流。車內溫度計顯示車廂內有19℃,在車上坐了幾分鍾後,記者就摘掉圍脖,解開了衣服扣子。從哈爾濱西站開往哈站,僅用不到40分鍾。
21時56分,D1327次動車順利抵達哈爾濱西站。一些旅客下車後,來到哈爾濱西站公交車專用停車場乘坐“夜公交”。家住哈市在沈陽工作的市民王琦拎著大包小裹的行李,來到11路“夜公交”旁,仔細詢問了路線後便上了車。22時05分,該車駕駛員見已無人等候公交車,便開車從哈爾濱西站出發了。
王琦上車後,坐在了一個靠近車窗的位置。她上一次回家是在今年“十一”,當時還在哈站下車,沒想到現在已經能夠坐著高鐵,乘上夜公交了。“本來還在擔心打不著車咋辦,從站裡出來看見有公交車,我就過來問問,沒想到這麼晚還運行。”車廂內20℃,既暖和又舒適,暖風吹得王琦的心裡也暖暖的。
在大連工作的齊齊哈爾市民高靖川也乘坐了這輛“夜公交”,他准備到哈站乘坐凌晨的火車回家。作為過境旅客,這趟“夜公交”讓他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方便。高靖川告訴記者,他提前諮詢了哈市的朋友,從哈西客站打車到哈站的費用要20多元,而乘坐“夜公交”只要2元,車廂內溫暖舒適,乘坐“夜公交”不比坐出租車差。
3日22時30分,記者在博物館車站登上了夜2路公交車,車廂內只有十幾名乘客。有的乘客聊著天,有的乘客把玩著手機。車廂內十分暖和,說話也看不見哈氣。
4日7時10分,記者在太平橋登上了104路“大站快車”。從太平橋到博物館僅僅用了17分鍾。經常乘坐104路車的石雲女士對記者說:“我每天上班都坐104路車,以前要將近半小時纔能到單位,現在坐‘大站快車’20分鍾左右就到了。”司機羅勇勝告訴記者,運行初期,有些市民並不知道“大站快車”,停站時司機需要不停解釋進而浪費一些時間。“現在市民都知道‘大站快車’,速度快多了。”
換乘體驗:
主要交通節點換乘挺方便江北江南可選線路多
從松北區要去阿城區怎麼走?從香坊區去西客站咋辦?記者在本次探訪過程中也著重體驗了一下公交換乘。體驗後發現,哈市的公交線路四通八達,不僅在各個區都有相對集中的線路換乘點,而且均有線路車到達火車站、長途客運站等重要交通樞紐,越來越多的線路橫跨江南江北,從江北到市區更加便捷。
11月30日9時30分左右,記者在松北區上車,體驗了經道裡、南崗,到阿城的跨區換乘之旅。記者在松北區科技創新城站登上了一輛13路支線車,十幾分鍾後,記者在哈市社會科學院一站下了車。走到馬路對面,正巧一輛67路公交車進站停車,記者隨即上了車。車子一路行駛,記者按照事先查詢好的路線在哈西服裝城站下了車。下車後,經過路人的指點,記者找到了通往阿城區的602路公交車站臺。盡管距離始發站纔兩站,但602路公交車上還是坐滿了乘客。坐在車最後一排的是東北林業大學的學生張祥瑞,他告訴記者,他每周都坐這趟車返回阿城的家裡看爸媽。以前,張祥瑞回家得從學校坐公共汽車或打車到長途客運站,再乘車到家,下長途車後再坐公交車,遇到堵車兩三個小時都到不了家,“不想把時間都扔到道上,所以經常一個月纔回家一次。”現在公交車換乘方便了,他也可以每周都回家了。
5日,記者要到位於利民開發區雪花路的華潤雪花啤酒黑龍江有限公司。查詢地圖後得知黑龍江晨報社距離華潤雪花啤酒黑龍江有限公司接近30公裡。在黃河路,記者登上84路公交車,用了40分鍾到達公路大橋車站,接著原地換乘212路公交車,花了35分鍾到達目的地,比較方便。
群力是哈市的新區,記者在體驗中發現,在這裡換乘也很方便,無論從群力新區到哈市哪個區都有公交車到達,最多換乘一次。在群力公交首末站有110路、111路和125路3條公交線路,分別通往道裡、南崗、松北3個區。其中,125路還途經道裡區松花江大橋附近的換乘點;群力雨陽公園公交首末站有117路和124路2條公交線路,分別通往香坊和松北2個區,其中117路途經南崗區最終到達哈市傳染病醫院。群力民生尚都公交首末站有95路和113路2條公交線路,均通往道外區。
盡管哈市公交車與前幾年相比改善了很多,但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群力新區、松北區等地部分站臺的候車屋大門緊閉,或被移為他用,也有部分上了年頭車況較差的公交車廂內溫度較低。
11月30日8時30分,記者在道裡區河潤街與河洲街交口登上了一輛211路公交車,車內感覺不到熱乎氣。車窗玻璃都被凍上了一層“冰花”,一些乘客把車窗上的霜融化出一個拳頭大小的“洞”,從洞裡向外看,以防坐過站。
1日10時,記者在松北區世紀花園乘坐了一輛13路區間車發現。車裡車外幾乎一個溫度。家住世紀花園小區的王女士對記者說,“因為座椅冰冰涼,我上車後有座都不坐,寧可站著。”
記者還乘坐了23路、24路、112路、125路等車況較差的公交車,這些公交車內溫度同樣較低,有的車門上還有很大的縫隙,若站在門口可以明顯感覺到有涼風“灌”進來。
在江北太陽島道口車站,公交站臺帶有室內候車屋,但候車屋卻成了一個小型的商亭,在此候車的市民不得不在寒風中等車。在江北世茂大道88—9號門前,是公交13路支線“科技創新城”車站,站臺帶有室內候車屋,但候車屋大門上鎖。記者在松北大道兩側的“冰雪大世界”公交站臺室內候車屋看到,候車屋的玻璃上醒目地貼著“公交愛心候車屋”的字樣,但也同樣是緊鎖著大門,原本可成為市民冬季避風港的候車屋卻無法使用。
采訪中市民希望,哈市的公交車都成為“暖車廂”,候車屋都能打開門,讓乘客進屋暖暖手,暖暖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