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7日訊 磨盤山水目前是哈市主城區300萬戶居民的生命之源。對居民如此重要的磨盤山水,要經歷怎樣的檢測過程纔能從水源地進入市民家中?近日,記者通過調查了解到,磨盤山水有15項嚴格“體檢”。
磨盤山水庫水質分兩種取樣
據了解,省城鎮供水水質檢測中心負責從磨盤山水庫上游,經磨盤山淨水廠到居民區配水管線全程的水質人工檢測工作。昨天上午,記者來到該中心的水質檢驗室時,檢驗員們正在對剛取樣回來的磨盤山水庫原水實施檢驗。
省城鎮供水水質檢測中心副主任馬強告訴記者,磨盤山水庫水質一般要分兩種取樣檢測形式,按照國家相關標准,微生物、濁度、PH值等42項全分析“體檢”每月至少做一次,氨氮指標、高錳酸鹽指標等109項水質“大體檢”每年至少做一次。
“檢測員要從磨盤山水庫和上游河流共16個不同區域取水。”馬強告訴記者,水庫上游來水的拉林河、大沙河等3條主要河流設有5個取水監測點,檢測員還要對磨盤山水庫表層水、中層水、底層水分11個斷面采樣取水,水樣將帶回檢測中心檢測。同時,磨盤山水庫取水口還設有水質基本檢測的電子儀表,對向淨水廠輸送的磨盤山水時時監測。
磨盤山淨水廠有8次“自檢”
經過180公裡長的管線,磨盤山水被送到位於平房區的磨盤山淨水廠處理。為防止管線內可能出現污染,省城鎮供水水質檢測中心檢驗員每月對剛入廠的原水取樣一次,分析色度、濁度、感觀等指標。檢驗員還對工序水、出廠水每月取樣一次進行分析,保證出廠水安全。
磨盤山淨水廠的8次“自檢”又給出廠水上了一道“保險”。記者在磨盤山淨水廠內看到,磨盤山水要經過混凝、沈淀、過濾、消毒四個環節的處理後,纔能向主城區供水主乾線輸送。工序處理中,磨盤山淨水廠的檢驗員每天至少對每道工序水取樣兩次,進行色度、濁度、PH值等八項指標的化驗分析,每道工序中自帶的水質監測儀表,還會對工序水的基本指標時時檢測。
152個“末端”每月兩次檢“遺氯”
主城區供水配水管網是供水主乾線向各居民區送水的一道“分”管網,這裡是供水主乾線的“末端”,其水質直接影響居民用水。省城鎮供水水質檢測中心檢測員每月都到全市配水管網的152處監測點取兩次水樣分析。
市民俗稱的水裡是否有‘消毒水’味,就可在配水管網取出的水樣中檢測出來。”馬強說,“遺氯指標是配水管網水質檢測中最重要的檢測指標,檢測員現場初步檢測合格後,便把取樣水拿回水質檢測中心進行其他指標的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