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2月29日訊 2012年,我省草原保護和草業開發獲得突破性進展:草原保護建設政策出臺最多,投入力度最大;牧區草原生態補助獎勵機制啟動,苜蓿產業發展規劃實施;全省共改良建設草原22萬畝,實施草原禁牧面積2880萬畝;我省草原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在我省多地重現。
為適應畜牧業發展和生態建設要求,今年我省把草業發展放到重要位置,堅持生態與保護優先,出臺了《關於促進牧區畜牧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黑龍江省苜蓿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和《黑龍江省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政策實施方案》等扶持政策。並加大了投入,國家和省級財政支持我省草原建設、牧草產業發展項目資金超過4個億,實現了歷史性的飛躍。其中包括每年2.84億元的國家草原生態保護補獎資金、省財政投入的5000萬元苜蓿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等。
為啟動牧區草原生態補助獎勵機制,2012年,省畜牧獸醫局先後4次召開專題會議,成立兩個督查組。我省已申請國家牧區草原生態保護補貼專項資金共2.84億元,其中禁牧補貼1.21億元、牧草良種補貼5836萬元、牧戶生產資料綜合補貼1.04億元。
在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的同時,我省在牧業半牧業縣開展了草原清查工作,制定了《黑龍江省牧區草原確權承包實施方案》,依法明確草原權屬,進一步落實草原承包、基本草原保護制度。目前,15個牧區縣的2021.78萬畝草原已全部承包到戶。
2012年是我省實施苜蓿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第一年。省畜牧獸醫局協調省財政廳、省農委列專項資金5000萬元,並從國家農機補貼資金中安排2250萬元專項用於苜蓿產業發展。
在克服春季嚴重乾旱和夏季嚴重內澇等不利氣候條件下,全省共計種植苜蓿102萬畝,苜蓿留床面積達到87萬畝。目前,苜蓿種植種子補貼資金已下達到縣,購置苜蓿機械補貼資金也已下擺完畢。
為鞏固我省前幾年的禁牧成果,保證禁牧草原植被進一步恢復,2012年,經積極爭取,我省西部13個牧業半牧業縣被納入國家退牧還草項目規劃,並在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和泰來縣進行試點,投入資金670萬元,補播草原9萬畝,圍欄封育草原30萬畝。省畜牧獸醫局還投入1100萬元草原植被恢復費,治理“三化”草原4.8萬畝。
經過多年的推廣應用,青貯飼料已成為我省畜牧養殖業不可缺少的飼料日糧。2012年,我省建設了10個畜牧現代農機合作社,投入青貯機械補貼500萬元。據統計,2012年全省青貯飼料貯量1335萬噸,比上年增長10.2%。秸稈黃貯飼料產量2612萬噸,比上年增長8.8%,秸稈利用率為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