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哈市政協委員許鵬:農民合作社金融門檻需放寬
2013-01-09 09:33:2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王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9日訊 哈市政協委員許鵬就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問題指出,農民合作社是家庭聯產承包之後第二次跨越,但目前還存在生產組織、科技應用、產品營銷能力弱,市場競爭力不強。亟待放寬農民合作社金融門檻。

  記者調查 農民合作社在銀行貸不到款

  雙城市萬隆鄉萬通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說,現在最為困擾的是資金問題,合作社和社員在利潤上的分成因為銷路問題進賬也很少。缺資金需要貸款,可至今合作社還沒有獲得過政策性貸款。合作社每年得到政府一定的扶持資金,但合作社剛起步這些錢都要花在刀刃上,只能用在生產上,除了這些,目前最需要資金來打銷路。

  “要解決合作社融資難這一問題,從合作社自身來講,也可以發展融資合作社或資金互助合作社。這一形式在一些地方有成功的范例,不過進展速度比較慢。”該負責人說,打銷路有風險,投入不一定能有回報,農民不願意投入,而且合作社發展初期,社員也沒有那麼多錢。他到金融部門貸款,卻被告之,以合作社的名義貸不到款,途徑就是以個人名義,五戶聯保貸款。

  記者采訪了解到,五常市二河鄉新莊農民合作社在“信貸”上走出一條新路。據該合作社負責人劉清泉介紹,2006年就開展了資金互助活動。合作社將社員們的餘錢集中起來,再貸給缺錢的社員,解決社員生產資金不足問題。這樣的資金互助活動,手續簡便、方式靈活,只需社員提出申請,合作社理事會審核後根據資金需求量和欲融資社員預約,使貸款社員不出村即可拿到資金。目前,互助資金總額已達到600萬元,社員稱之為“自己的銀行”,資金互助有效解決了社員生產投入遇到的資金問題。


 

  委員建議 放寬金融門檻完善扶持政策

  許鵬認為,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實現生產、加工、銷售有機結合,推動農業生產與市場緊密對接;形成和拉長農業產業鏈,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

  許鵬建議,加強和改善金融服務。困擾農民合作社發展的關鍵因素在於資金問題,金融部門應加強業務創新,提供便利、多樣的信貸服務。保險部門應拓展農業保險,幫助農民專業合作社提高抗御風險能力;建立和完善扶持政策。應落實對農民專業合作資金扶持,實行低稅或免稅政策,把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優惠政策具體化。安排專項資金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開發新產品、更新加工設備、改善服務設施;農民合作社發展需要人纔,在引進人纔的同時,關鍵在合作社內部挖掘人纔,有計劃、分層次地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頭人、農業科技人員的素質培訓,全面提昇其經營管理能力。

  相關部門說法 開展合作社資金互助試點

  哈爾濱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協會理事長張孝君介紹,目前,農民合作社在發展過程中絕大多數還處於尋找“產供銷”一體的道路,因為只有找准市場對接,合作社纔能有施展空間。然而在尋找市場過程中發現,單一合作社的弊端開始顯現,不能滿足長期發展的需要。同樣,合作社發展不完善,金融系統對合作社放貸還是心存芥蒂。市場和金融兩塊難題制約著合作社的發展,這使得多家合作社聯合起來纔能有更廣闊的出路。因為生產環節可以統一購銷生產資料、可以統一使用大型農機具,這在生產環節能降低成本,同時合作社聯合社的力量,在和企業對接過程中,可以爭取到更多的利益。張孝君說,合作社聯合體更容易得到金融部門的資金支持。

  2012年底,哈市出臺了“農民合作社發展的若乾意見”,明確規定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政策措施,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其中在金融方面創新農民專業合作社貸款擔保機制,擴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信譽擔保范圍,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信貸抵押擔保,設立由政府、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共同出資的市級貸款擔保機構。同時開展農民資金互助試點,鼓勵有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信用合作,金融部門支持有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開展信用合作、資金互助試點。合作社可以組建資金互助社,接受銀行業監管機構的監管,開展依法合規經營活動。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