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9日訊 一年來,鶴崗市把中央下放地方煤礦棚戶區改造項目作為全市的“十項工程”和“百件實事”之一,作為一號民生工程,科學組織,紮實推進,成功完成了開工112萬平方米、竣工100萬平方米、拆遷和安置各1.5萬戶等全年工作目標,為鶴崗市城市發展和改善棚戶區群眾居住條件做出了重要貢獻。
去年是鶴崗市實施煤礦棚戶區改造項目以來建設、拆遷、安置任務最為繁重的一年,同時面臨資金緊張等多種困難。為了把煤礦棚戶區改造這一惠民政策落實好,市、區棚改工作者化壓力為動力,把這一年作為棚改工程的大建設、大拆遷、大安置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千方百計克服困難完成任務。他們多方籌集工程資金,全面強化工程質量管理。為了及時協調工程推進,市棚改辦工作人員一年沒有休息過一個節假日。進入冬季後,市棚改辦開展突擊戰役,搶抓管網配套施工進度。市棚改辦每周舉行兩次工程調度會,辦主要領導和各科室負責人每天深入工程現場,檢查施工質量,協調解決問題,督促施工單位加快工程進度。
經過一年的艱苦努力,2012年初計劃開工的112萬平方米住宅建設任務,當年全部開工建設,累計開工住宅418萬平方米,100%完成國家和省批復下達的住宅開工計劃;62萬平方米的住宅結轉工程全部復工建設;實現住宅樓竣工100萬平方米(含結轉),竣工率達100%;完成了永昌路、大陸北醫院、興東幼兒園等公建及基礎設施建設20餘項,啟動並開工建設了濱河路及松鶴新區5條路網,完成拆遷1.5萬戶、安置1.5萬戶,全年共完成投資17.18億元。
一年來,鶴崗市棚改工程還為全市城市建設重大項目提供了有力支持。在迎賓大道昇級改造工程中,市棚改辦采取“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機制,強力推進迎賓大道省級改造拆遷進程,迎賓大道兩側共完成拆遷806戶,超額完成任務。在一氧滲透區治理及舊城區改造工作中,這個辦完成一氧滲透區改造治理1000餘戶,已實施舊城區改造治理50萬平方米。在鶴南濱水景觀帶建設工程中,這個辦承擔的是長3.3公裡的沿河廣場景觀帶,投資2700萬元,沿小鶴立河西岸修建了7個休閑小廣場,以草坪相銜接,並在亮化上體現了綠色、環保、低碳和人文關懷的理念。借助濱水景觀帶,市棚改辦積極打造鶴南新城棚改工程,爭創省級棚改示范小區,目前濱水棚改建築群已基本形成。在松鶴生態新區建設中,市棚改辦根據市委、市政府要求,對松鶴生態新區棚改小區規劃進行了適應性調整,由兩個片區增加到三個片區,規劃用地增加了9公頃,總規劃建築面積達到了50萬平方米。目前,松鶴生態新區棚改小區已經開工的3萬平方米的5棟住宅樓外牆保溫工程已經完成,塑鋼窗全部安裝完畢,外牆涂料已經粉刷完,基本達到竣工標准。16萬平方米的11棟多層住宅樓和9棟高層住宅樓已經全面開工,其中一棟高層已經達到七層,一棟多層已經封頂。其他工程基礎部分已經全部完工,並已施工一至二層。松江路現已施工230米,黃山路從松江路到黃河路之間路段已經施工917米,黃河路已經施工392米,泰山路已經施工6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