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7日訊 10日上午,記者到市第五中學、第十九中學和第二中學,就安裝減速帶、交通指示標志、過街斑馬線、校捨安全改造和旱廁改造等情況進行了采訪。
記者在以上幾所學校門前看到,路面鋪裝了略有凸凹的車輛減速帶,這些減速帶是佳木斯市交警部門新引進的——車輛震蕩標線,專為司機在此減速設置的提醒信號。據介紹,這些減速帶在市區主要設置於企事業單位和學校門口減速。可以起到提示駕駛員按車道行駛和必須減速行駛,避免駕駛員疲勞駕駛,並達到強制減速的目的,以提高車輛行駛的安全性。一旦司機精神不集中時,在壓到振動凸起邊緣線後,汽車產生震蕩搖晃並伴有輪胎與標線產生和呼嘯聲,使司機驚醒,調整方向,避免事故的發生。去年,佳木斯市交警部門對市區內的33條主次街道和長安橋交通標線進行了全面的重新施劃,施劃標線面積總計達到95919平方米。
自2011年10月18日樺川縣實驗小學二學區男廁外牆突然倒塌、造成一名學生死亡、一名學生重傷的事故發生後,市教育局高度重視,立即對市區學校旱廁情況進行摸底調查。經調查,共有23所學校需要進行旱廁改造,並形成了改造計劃的書面材料。市長孫?在聽取了教育局關於城區學校旱廁改造情況匯報後,原則上同意了改造方案,並責成由教育部門牽頭,會同市城管局、市建設局共同完成此項改造任務,將全市23所學校的旱廁改造為高標准的水衝廁所。目前已有18所學校改造完工,其餘5所學校由於校址需要搬遷而沒有進行改造。
佳木斯市校捨安全工程建設的重點是1990年以前沒有抗震設防的校捨,重點改造項目共249棟,總面積57.4萬平方米。根據全國第二次校捨安全工程領導小組會議明確的工程要突出“區域重點”、“工作重點”和新界定的“抗震設防標准”精神,按照省有關文件精神,佳木斯市迅速啟動,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制定下發了《佳木斯市中小學校捨安全工程實施方案》,市紀委、發改委、財政局、教育局、審計局、國土局、建設局、地震局、消防局、水務局、安監局等為成員單位,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建立和完善了校捨安全工程建設管理、監督檢查、資金管理、通報、檔案信息管理等各項規章制度,為工程實施提供了保障。2012年,佳木斯市校捨安全工程共有25棟建設項目,目前已竣工16棟,另有9棟預計今年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