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主基調 開創項目建設新局面
——訪省人大代表、鶴崗市市長張雨浦
東北網1月27日訊(陸鐵男 記者楊林川)“落實好這次會議精神,我們將以發展方式轉變和城市轉型昇級為主線,以提昇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改善民生為根本目標,牢牢把握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和穩中求進的主基調,科學統籌‘五位一體’布局,大力推進‘758’發展戰略,為圓滿實現‘十二五’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省人大代表、鶴崗市委副書記、市長張雨浦接受采訪時如是說。

省人大代表、鶴崗市市長張雨浦。東北網記者 楊林川 攝
鶴崗市2013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1%左右,公共財政收入增長1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進出口總額和利用外資分別增長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3%。實現城鄉居民收入兩次翻番,即確保到2015年比2010年翻一番,力爭到2020年比2010年翻兩番,超過全省和全國的平均增速。
張雨浦代表說,將著力抓好“四比競賽”活動,在項目建設上開創新局面。堅持“第一要務抓發展、第一舉措抓項目”,抓好產業項目建設特別是項目達產達效工作。重點實施千萬元以上產業項目110個,確保完成29個省級重點項目和81億元的投資任務。切實加大重點項目建設力度,加快推進中海油化肥、中鐵石墨深加工等一批大項目建設,確保征楠焦化二期、天富煤氣等一批項目建成投產。切實提高園區承載功能,加快推進“鶴南新型工業城”專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循環經濟產業園”、高新技術產業園、“石墨產業城”力爭實現“七通一平”,其它特色園區實現“五通一平”。
張雨浦代表說,將著力抓好產業昇級戰略,在城市轉型上開創新局面。要加快發展新型工業,加快提昇實體經濟特別是工業經濟發展水平。加大科技創新、產品創新和品牌創新力度,不斷提昇傳統產業市場競爭力;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和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不斷優化產業結構。積極實施小微企業成長工程,幫助企業解決好資金、資源、運輸等方面的實際問題。要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加快實施“八化兩增”戰略,按照增水稻、擴玉米、減大豆、擴蔬菜、上特色和發展經濟作物的思路,力爭在“十二五”末,縣區水稻面積增加到200萬畝以上,區域糧食總產達到100億斤。
張雨浦代表說,鶴崗市將加快建設優質安全畜產品供給功能區和標准化現代養殖示范區,牧(漁)業產值和增加值分別增長8%以上。林區經濟以發展“紅藍黑黃綠”等特色產品為重點,加快推進紅松堅果林、野生藍莓等產品基地建設。大興農田水利,重點推進江蘿、德龍、福興、敖來、新華五個灌區和大鶴立河治理、城市防洪等工程;全面啟動關門嘴子水庫、金頂山水庫前期工作,力爭2014年開工建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不斷提昇第三產業比重和最終消費貢獻率。加快實施旅游名市戰略,完善名山旅游名鎮及市區景區設施,啟動建設冬季冰雪旅游項目。加快推進“商業活市”戰略,建成蘿北義烏國際商貿城、新城購物中心和順達、加興、南翔等4個物流園區;建設人防五期工程,實現地下商業圈全部貫通。積極推進哈鐵、丹東港物流項目和萬達商城項目,大商新瑪特等力爭開工。要切實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不斷擴大對外合作。抓住國家推進自由貿易區的機遇,啟動蘿北口岸改擴建和口岸經濟區規劃建設。加快培育外向型企業,赴俄錳礦開發項目正式開采,境內錳硅合金項目完成主體建設。提昇企業進出口能力,外貿發展基金提高到200萬元。全年實現口岸過客、過貨分別增長10%、25%,爭取進入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