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2月19日訊 18日,《市區禁放鞭立法正當時》的報道一經刊發,引發社會各界強烈關注,更得到了哈市環保局的力挺。哈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燃放鞭炮不僅危險還會增加空氣中固體顆粒物,人為制造空氣污染。如果想徹底減少燃放鞭炮對空氣的污染,禁放一定要做到一步到位。
『設立鞭炮禁放區域和時間是好事兒!』哈市環保局污防處處長王學鳳表示,從天數和時間段上設置禁放時間,可有效杜絕『開門炮』的污染。設立鞭炮禁放區,然後逐漸擴大范圍,可以循序漸漸地減少燃放鞭炮帶來的危害。但由於空氣本身的流動性和擴散性,即使在二環內禁放,並把松北區、平房區和呼蘭利民新區納入禁放區域,市區周圍非禁放區域空氣中的污染物也可能飄散過來,仍然會對市區的空氣質量造成污染。因此,減少因燃放鞭炮造成的污染和危害,最好的方法就是一步到位的禁放。
王學鳳表示,1月1日起,哈市正式實施空氣質量新標准,31個監測日只有2個空氣質量『良好』天,PM2.5超標29天,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減少哈市空氣中的顆粒物含量,提倡鞭炮禁放正當時。然而多年的民俗情結和相關產業的生產,給『一步到位』形成了阻礙。
對於商家看重的『開門炮』,哈市環保部門表示,集中大量燃放鞭炮會瞬時提昇空氣中PM2.5的濃度,提倡用氣球和花籃等環保方式進行慶賀。哈市環保專家表示,燃放煙花爆竹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物氣體和各種金屬氧化物的粉塵。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刺激性和腐蝕性極強的酸性氧化物。大量燃放鞭炮時,如果適逢無風或低氣壓的天氣,一時無法飄散,就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引起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同時,煙花爆竹燃放後產生的碎片、殘留物也影響城市的市容環境。哈環保部門提倡加大對鞭炮禁放的宣傳力度,讓市民更多地了解燃放鞭炮的危害性,以強制性的禁放為主,以市民自覺減少或不再燃放鞭炮為輔,讓冰城的藍天更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