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鞭炮燃放『罪證』展示:噪聲超標3倍PM2.5增6倍
2013-02-19 09:36:21 來源:生活報  作者:王焱麒 劉暢言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2月19日訊 “支持哈市城區禁放鞭炮!”18日,哈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總工程師白羽軍和黑龍江科技學院環境學教授劉彥飛異口同聲地支持本報城區禁放鞭炮的倡議。同時,兩位環保生態專家還從環境科學的角度,闡述了燃放鞭炮帶來的諸多環境危害。

資料圖

  噪聲超標嚴重影響市民休息

  據哈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總工程師白羽軍介紹,目前,我國城市實行的是5類環境噪聲標准值。住宅區、療養區、高級別墅區、高級賓館區等為0類區域,其標准為晝間(6時至22時)50分貝,夜間(22時至次日6時)40分貝。

  居住、文教機關為主的區域為1類區域,標准是晝間55分貝,夜間45分貝。

  2類區域的標准是晝間60分貝,夜間50分貝,適用於居住、商業、工業混雜區。

  3類區域的標准適用於工業區,標准為晝間65分貝,夜間55分貝。

  4類區域的標准適用於城市中道路交通乾線兩側區域,穿越城區的鐵路主、次乾線兩側等噪聲較大區域,標准為晝間70分貝,晚間55分貝。

  “從今年春節期間燃放鞭炮的情況來看,由於居民小區的樓群比較密集,使得樓區特別‘攏音’,燃放鞭炮的分貝數均在90以上,大年除夕23時後達130分貝,嚴重影響人們的正常休息。”白羽軍表示。

  哈市PM2.5因鞭昇高6倍

  白羽軍表示,環保部門的監測數據顯示,除夕當天6時左右,全市12個監測點的PM2.5平均值在60左右,隨著鞭炮的燃放,空氣質量持續下降。到初一1時,全市PM2.5平均值為360,屬於六級嚴重污染。集中燃放鞭炮讓全市PM2.5含量平均上昇了6倍。除夕和初一也成為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兩天。松北商大監測點除夕23時的PM2.5濃度為367,已經超過嚴重污染300的數值;24時,數值飆昇到622;大年初一1時,昇到636。南崗學府路除夕23時PM2.5濃度為237,初一1時昇至509。道裡建國街除夕夜23時為239,初一1時為613。其中,呼蘭監測點除夕的PM2.5濃度在24時達681,是哈市實施新標准監測空氣質量以來的最高值。

  隨著初一到初五鞭炮燃放的減少,空氣質量逐漸好轉。

  對老幼危害最大

  黑龍江科技學院教授劉彥飛說,從全國范圍來看,哈爾濱的空氣質量相對較好,但在1月份出現了31天僅有兩個好天的情況表明,哈市必須采取強制性法規杜絕人為破壞環境的行為。在城區全年禁放鞭炮就是一個具體可行的辦法。影響哈市空氣質量的罪魁——PM2.5主要來自工業污染源、汽車尾氣、燃煤、自然源(外來污染源輸送到哈市也包括本地揚塵和工地揚塵等)。新標准六項監測指標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物質的增加都與燃放鞭炮緊密相關。劉彥飛進一步分析說,從光照角度來看,燃放鞭炮的煙霧阻擋了陽光,使得光照透明度較差,加上立春之後空氣濕度相對較大,使得鞭炮碎屑、煙氣中的PM2.5和PM10,含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酸性氣體,大量吸附在潮濕的空氣中,且顆粒變大,並彼此相互凝結,從而形成揮之不去的霧霾。“PM2.5是可入肺的物質,會對人體的呼吸系統和心腦血管產生危害,尤其是對老人和小孩等免疫力較弱的人群危害最大。”劉彥飛建議,哈市應著手立法,明文規定禁放事宜,讓逐漸漸少的鞭炮聲徹底銷聲匿跡。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