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佳木斯
搜 索
佳木斯市現代農機合作社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2013-02-28 11:26:48 來源:佳木斯日報  作者:孫立剛 陳立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佳木斯2月28日訊 近年來,在國家強農惠農政策的鼓勵下,佳木斯市農機總動力達到350萬千瓦,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91.3%,在全省名列前茅。今年計劃申請建設旱田合作社10個,水田合作社30個。屆時,全市農機專業合作社預計將達到101個。

  在市委市政府強力推進下,各縣(市)、區政府都加大了對合作社建設的扶持力度。在資金扶持上,富錦市、同江市、郊區為每個合作社場庫棚建設提供補貼資金50萬元。各縣(市)、區政府為合作社自籌資金有一定困難的協調貸款,在貸款沒有批下來前,為了及時將合作社自籌資金匯到省,合作社自籌資金缺口由縣財政墊付。在合作社建設資金上,去年扶持力度是最大的。把農機合作社做為農業示范園區核心項目。同江市在向陽鄉向陽村創建10.5萬畝高標准農業示范園區,由政府出資組建一個農機裝備規模2000萬元的農機合作社。項目區耕地全部實施規模化、標准化作業。並參照農墾建設一個高標准農機指揮培訓中心。在深松整地補助資金使用上,各縣(市)、區集中使用,重點用於合作社深松整地作業。2012年我市申報旱田現代農機合作社37個,經省審核確定30個,佔全省13%,是歷年來建設數量最多的一年。全市農機合作社總數由過去的31個增加到61個。

  針對去年3月份已建合作社所在村部分農民已將自有土地向外轉包,沒有轉包的農民,多數已經購買了生產用種子、化肥情況,各縣(市)、區以抓“仁發”經驗試點為突破口,都確定了自己的示范點。以點帶面,加大“仁發”經驗的推進力度,實行領導包點抓推進。市、縣主管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人都包點、一包到底。全市共組成了18個“包社到組”指導組,指導組與合作社理事長一起分析合作社經營情況,面對面講解“仁發”經驗具體內容,並與合作社人員一起做農戶入社的思想動員工作。全市合作社土地入社面積達到63.801萬畝,入社戶數14609戶,租賃土地23.62萬畝,代耕191.2萬畝。

  富錦市漂筏農機合作社有128戶農民帶地入社,入社土地面積1.2萬畝,每畝保底收入350元,折算股金420萬元。入社的1.2萬畝耕地今年全部種植玉米,並實行五統一,即統一整地、統一播種、統一管理、統一收獲、統一銷售。合作社收益實行二次分配,社員兩次分配所得的紅利50%作為公積金記入社員賬戶,另外50%直接發放給社員。去年合作社總收益499.2萬元,土地入社農戶在得到每畝350元保底收入的基礎上,每畝通過二次分配獲得效益416元,入社後每戶土地收益增加一倍多。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各縣委、縣政府及財政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按照《黑龍江省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實施方案》要求,各縣(市)、區嚴格按照公開搖號的方式執行,並且搖號時邀請紀檢監察、公證部門和農民代表參加,由農民代表親自上臺搖號,堅持了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圓滿地完成了全市農機購機補貼工作。2012年全市共實施農機購置補貼資金4082.4萬元,補貼各類機械2063臺,受益人數2033人。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