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6日訊 5日,哈市各區房產交易所房產過戶更名業務依舊火爆,交易大廳內人頭攢動。記者發現,前來辦理過戶的市民,有許多是親屬關系。他們擔心新“國五條”會對房屋產權變更產生影響,都忙著將自己名下的房產通過買賣形式過戶給親屬。
房產交易所等待辦理過戶的市民。
趕搭“末班車” 交易所“爆棚”
5日一早,記者來到哈市香坊房產交易二所,大廳內擠滿了手持證件的人。大廳的等候區座無虛席,填表區也是人滿為患,一些市民乾脆伏在窗臺上填表。在諮詢臺前,一名工作人員不厭其煩地回答著市民們提出的疑問,“個稅還是按1%收取”、“拿房產證纔能領申請表”、“買賣雙方必須到場”……
“要是按照20%收稅,我這房子可真就賣虧了。”正在填寫過戶手續的趙先生告訴記者,他在上個月將住了6年的房子賣了,合同已經簽好但是還沒有過戶,在上周末聽到個稅上漲的消息後,他特地約買家前來過戶。
下午13時,距離辦公時間還有半個小時,開發區交易中心大廳內的排隊取號窗口前已排起了長長的隊伍。記者看到,無論是買方還是賣方,急切過戶的心情都掛在臉上,他們最關心的就是新的個稅政策何時實施,是否會對他們的交易產生影響。很多市民都想趁著新政未落地前搭上“末班車”。“已經很久沒看到這麼多人集中交稅的場景了。”地稅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然個稅上漲的消息已經發布,但是細則還沒有落地。
擔懮新政波及 親屬集中過戶
記者在哈市各區交易大廳發現,很多市民都在忙著把自己名下的房產通過買賣的形式轉移到親屬名下。
“起初以為親屬之間通過贈與過戶比較劃算,今天來問了纔知道,贈與的稅率比買賣還高。”在南崗交易所,劉大爺告訴記者,孫子還有兩年就要上學了,但是兒子所在轄區的對口小學不好,所以想把自己的房子贈與兒子,可是在諮詢臺詢問得知,雖然直系親屬間過戶不需要繳納個稅,但卻要繳納3%的契稅,所以說與其贈與,倒不如買賣劃算。
在開發區交易所,62歲的李萬江打算將自己的房產轉移到兒子名下。在諮詢了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員後,李萬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房產贈與除了需要繳納3%的契稅外,還要繳納印花稅和公證費,而買賣則只需繳納1%的契稅,相對來說還是買賣劃算。同時,李先生也透露了對新政落地的擔懮,如果新政落地,個稅將上調至交易差額的20%,那麼怎麼計算,也沒有現行1%的稅率劃算。
買賣比贈與更劃算
據了解,親屬之間的房產過戶更名,主要有贈與、繼承和買賣三種方式,但是前兩種的稅率和公證費較高,市民選擇買賣更為劃算。
“房產的贈與需要公證,需要繳納公證費。”業內人士介紹,贈與需要繳納的稅費主要包括契稅、印花稅和個人所得稅。雖然直系親屬可以免征個稅,但是契稅卻是按照3%全額征收,而且贈與的房屋再次進行交易時,所產生的稅率也較高。繼承的前提是房子原有主人已經去世,但是房產繼承也需要繳納一部分公證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