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6日訊 來自齊齊哈爾市的易連軍代表從事失能老人護理工作已經11年了,她懮心忡忡地對記者說:“目前,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在人民生活不斷提高的今天,人們對護理院的要求也不斷提高,我深感肩上責任重大,但護理人員不足、護理水平欠佳也限制了養老事業的發展。”

易連軍告訴記者,這次參會,她最急切反映的就是如何從政策措施方面入手,解決制約失能老人護理事業發展的普遍問題。她說,一方面,社會對照顧失能老人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另一方面由於照顧失能老人需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術水平,門檻過高,工作辛苦,很多年輕人大多不願涉足這個行業。目前,護理人員年齡偏大,平均文化水平低,基本沒有護理知識。護理技術只能在實際操作中以老帶新的方式提高,而專業護理只能由極少數有護理工作經驗的人去做,導致他們異常辛苦,健康狀況越來越差。
易連軍代表呼吁,要盡快建立一套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橕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引導依托熱心老人家庭興辦鄰裡養老互助點,在農村依托村民集體設施和集體經濟建設農村幸福院,為老人打造互助養老平臺;加強失能老人護理專業人纔培訓,鼓勵社會辦班,吸引更多有愛心的人士加入護理隊伍;從國家的角度建設失能老人護理院。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