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3月6日訊 “大家好,我是第五小學的學生,我的媽媽今年38歲了,是一名嚴重的尿毒癥患者……”日前,百度貼吧佳木斯吧內的一個帖子,感動了佳木斯全城。帖子是佳木斯第五小學五年級學生趙悅彤寫的一封求助信。“為了給媽媽治病,家裡花光了所有積蓄,寫信並不是讓大家捐款,只希望叔叔阿姨到我家開的小吃店來吃飯,讓爸爸早一點掙夠給媽媽治病的錢。”12歲孩子質朴的語言感人至深,看到帖子的吧友無不為之動容。一時間,“一中東大牆”這個小飯店的地點,成為眾多吧友的“接頭暗號”。“趙三小吃”店內天天食客爆滿,“不只是吃飯,更是為了獻愛心。盡自己所能幫助這個懂事可愛的孩子和她的家。”這是每個前來小店就餐的人的心願。

自從求助信在網上傳開,飯店的生意越來越好。
5日,記者趕赴佳木斯,走進“趙三小吃”,看到了身陷困境但樂觀向上的趙悅彤一家,也親身感受著小店內來自四面八方的濃濃的愛。
趙啟勇是農墾依蘭農場人,在家排行老三,家鄉人習慣稱他“趙三”。在家鄉靠開“趙三小吃”為生。生意不錯的趙三開店10年不僅沒攢下一分錢,還欠下不少外債。原因是家裡有個“病老婆”。為了就醫方便,2012年10月,趙啟勇帶著妻女和“趙三小吃”來到佳木斯謀生,和眾多在外謀生的小生意人一樣,“趙三小吃”並不為佳城人所熟知。2月25日後,這個在佳城默默無聞的“趙三”連同他的“趙三小吃”因女兒的一封求助信而家喻戶曉。

趙啟勇

孫桂艷
“一中東大牆”成吧友“接頭暗號”
5日7點,“趙三小吃”就開門了。為的是給午餐和晚餐備料。老板趙三有些吃不消:“客人是平時的好幾倍,營業額翻了五六番。”8點,記者進店時見趙三和妻子孫桂艷正忙著。10點不到,第一撥客人上來了。不到11點,加上灶房不過60平方米的小店已經客滿。11點半,“趙三小吃”已經沒有下腳的地方,沒吃上飯的客人們笑著跟趙三打著招呼,“我們明天再來”。孫桂艷則在一旁不停地說著“謝謝”。
這時“高姐”推門進來。被孫桂艷稱作“高姐”的人是佳木斯市向陽區永平社區主任高岑。這些天,她每天都會到店裡幫忙。她告訴記者,2月25號晚上5點她在百度貼吧上看到孫桂艷女兒孫悅彤的求助信後,第二天就帶社區的乾部來店裡了解情況,感覺孫桂艷一家處境令人同情。“第二天我組織貼吧的吧友來這兒吃了一頓,花了一百八。”高岑說,“吃完飯後我就在貼吧發了個帖子,叫《愛有很多種》,倡議大家到這兒來吃飯,用這種方式獻愛心。”
“這個帖子迅即引起吧友的廣泛關注和支持。”高岑說,“現在,貼吧上‘一中東大牆趙三小吃部’,成了吧友的‘接頭暗號’。大家紛紛相約到‘趙三小吃’吃飯、獻愛心。現在我成了‘趙三小吃’的發言人,每天在電腦前回復吧友的帖子,通報趙三家的情況。”
據高岑介紹,最早發布趙悅彤求助信的是趙悅彤表哥的同學,網名叫“初涉江湖”,是在佳木斯大學學生。趙悅彤的表哥王磊對記者說:“我小妹寫了這篇作文,我覺著寫得很感人,就讓我同學看看,如果可以的話讓他幫忙發到網上。結果,第二天這個帖子就在網上傳開了。”
貼吧吧友“堅持就是勝利v7”在網上留言:有愛就有希望!所有人都會被他們一家三口感動的,願好心人一直把這個善舉延續下去!像這樣動員網友積極獻愛心並留下美好祝願的帖子比比皆是。

趙三小吃店
全城愛心湧動爭吃“愛心餐”
5日9點多,一位戴眼鏡的男子輕輕推開店門,進屋後輕聲問趙三:“你是趙三?”“嗯,我是。”“貼吧上說的是你家的事兒啊?”男子邊說邊點了一根煙,接著問“你媳婦病咋樣了?”“挺好,正治呢。”“這樣,給你撂500塊錢,一點心意。”說著,男子把一沓錢往趙三圍裙兜裡一塞,趙三趕緊擦了把手,邊推邊說“不用”。“我也是依蘭的,收下吧。”男子說完把錢放在桌上轉身往外走。這時記者舉起相機正想拍照,男子見狀,忙說了三個“別”。“留個名吧大哥。”趙三追到門口時,男子已駕車悄然離去。
趙三對記者說:“像這樣留下錢不吃飯的客人幾乎每天都有,少的三十五十,多的三百五百,還有的給我們送米面油等物品,我們都記在了本上。到今天已經收到兩千多了。”

悅彤手繪的“愛心”旁寫著:好人一生平安,有愛就有希望。
大家來光顧就是最大的幫助
“這份求助信的前身是一篇我布置給她的作文。我跟女兒說,你能不能把咱家的情況寫成一篇作文,這些都是你親身經歷的。孩子真就寫成了這篇作文。我看後都感動得落淚了。我女兒長大了,懂事了。孩子的這篇作文在我們親屬間引起共鳴,她和小表哥商量後,把這篇作文發到了網上。結果,引起大家這麼大的關注。太謝謝這些好心人了!”孫桂艷說。
孫桂艷告訴記者,隨著這件事的持續發酵,小悅彤心裡的壓力越來越大,一下子受到這麼多的關注,對孩子影響很大。孫桂艷說,“今天早上,孩子說嘴脣疼,我看到孩子嘴上都起泡了。這麼小的孩子經不住這麼大的壓力。”
孫桂艷說:“我家悅彤很懂事,對社會上的幫助她非常感動,在我們面前也覺得很自豪,她感覺終於做了件對父母有用的事。幾天前,她親手畫了一個大大的‘愛心’掛在店裡,感謝好心人對我家的幫助!”
孫桂艷表示:“捐款捐物我們都不需要,大家能光顧我們小店就是對我們最大的幫助。我們有手有腳能勞動,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戰勝病魔,改善境遇。生活會一天天好起來的。”
新聞鏈接
趙悅彤在百度貼吧佳木斯吧寫的求助信
救救媽媽
大家好。
我是第五小學的學生,我的媽媽今年38歲了,是一名嚴重的尿毒癥患者,現在在佳木斯農墾二院透析治療。我的家鄉在依蘭農場,爸爸媽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經營了一家小吃店,為了家裡能過上好日子,爸爸媽媽每天3點就起床,晚上很晚纔回家休息。雖然爸爸媽媽很辛苦,但是我們一家三口很幸福。可是2009年的冬天,媽媽生病了,得的是腎病,爸爸為了給媽媽看病,走遍了全國各大腎病醫院,但是病情還是惡化,成了尿毒癥。
媽媽這一病就是好幾年,爸爸為了給媽媽治病,花光了這十幾年來攢下的所有積蓄,而且又向親朋好友借了好多錢。媽媽這一病,我的一切都變了。媽媽得的病,渴了不讓喝水,飯都不讓吃飽,每當我陪媽媽去透析,看見媽媽的血液從體內流到機器裡又回到媽媽體內時,看到媽媽那痛苦的表情,我的內心都在哭。看見媽媽一天天消瘦的身軀和爸爸日見增多的白發,我都不知道能做些什麼。我只能好好學習,這是對媽媽最大的安慰。
高昂的醫療費用和病痛的折磨,媽媽無數次想放棄治療,都被爸爸勸住了。記得有一次,我聽到了一次談話,媽媽哭著說:“老公,為了這個家和孩子,我不想再花錢治病了,沒有用。”爸爸說:“老婆,堅強一點,一切都會好的,只要有你老公活著,你就得活著,咱們這個家離不開你。女兒還小,她不能沒有媽媽啊!現在醫學這麼發達,我相信你一定能治好。再等幾年咱們有錢了,老公給你換腎。”聽到爸爸的這些話,我不想失去媽媽,可是又不知道該做些什麼,為了給媽媽治病,能照顧媽媽和我,爸爸放棄了家鄉的餐館,來到了佳木斯一中開了家小吃店,但是生意只能維持現狀,面對媽媽高昂的醫療費用,爸爸起早趕晚地掙錢,可是離媽媽換腎的錢太遠了,如果等爸爸掙夠了換腎的錢,可能媽媽就不在了。我要媽媽活著,我不想媽媽離開我,我在這裡請求大哥哥、大姐姐、叔叔、阿姨們來我家吃飯吧!救救我的媽媽,讓爸爸早一點掙夠給媽媽治腎的錢,媽媽這樣就能活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