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哈市農村留守兒童近2萬人 部分出現內向自卑甚至自閉傾向
2013-03-12 10:10:1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馬智博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3月12日訊 正月十五一過,大批農民工陸續返城,而他們的子女——留守兒童不得不再次面對遠離父母的時光,這些孩子的心理問題再次引人關注。

心理諮詢師在為留守兒童進行心理疏導。

  近年來,隨著大量農村勞動力迅速向城市轉移,農村留守兒童日益增多。權威調研顯示,哈市農村現在有“留守兒童”19100餘人。由於父母長期在外務工,留守兒童不同程度地感到孤獨、郁悶、內向、不合群、自卑,少數甚至出現自閉傾向。作為特殊兒童群體之一,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究竟誰來關心?對此,記者近日進行了走訪。

  道裡區太平鎮的劉宇建(化名)今年9歲,讀小學2年級。劉宇建皮膚黑黑,身材稍顯瘦小。劉宇建告訴記者,父母在他6歲時到雙城做生意,他被寄養在爺爺奶奶家。父母生意忙,最短也要兩周纔能回家一次,有時候幾個月也見不到父母的影子。“有時候實在太想他們了,我就打電話,可是爸媽總說忙著呢,沒等我說幾句就掛了。”交談中,記者發現劉宇建不像其他孩子那麼活潑好動,問一句答一句,眼睛也總是盯著別的地方,時不時地低下頭揉搓著衣角。

  和劉宇建相比,同在一所學校的5年級學生付爽(化名)要不幸得多。付爽5歲時,她的父母便離了婚,她被判給了父親。父母隨後相繼離開了家,去外地打工,她住在奶奶家。5年前媽媽還一年回來看望她一次,等母親再婚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當被問到是否想媽媽時,付爽說出的話讓記者很吃驚。“開始很想,漸漸就不想了,想也沒用。”付爽告訴記者,她現在隔幾天心裡就會莫名地難過,會哭一場。“你有沒有最想對媽媽說的話。”聽到記者的問題,付爽眨了眨眼,豆大的淚珠隨即滾落,“媽媽,我好想你。”她哽咽道。“付爽在班級裡是個聽話的孩子,但很多時候都會看到她靜靜地坐在操場邊上,在她身上總能感覺到和年紀不相符的懮郁。”付爽的老師說。

  采訪中,和劉宇建結成幫扶對子的道裡區建國街道辦事處心裡諮詢中心主任李強表示,兒童時期是每個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即使父母因為經濟等原因需要離開孩子到外地打工,也要及時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通過電話、網絡等方式與孩子多溝通,了解其內心世界。學校應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對他們的心理狀況予以關注。通過塑造大家庭氛圍,滿足孩子的精神訴求。留守兒童急需社會的關注,可以通過建立社區互動機制,多組織一些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