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2日訊 (記者 魏義松) “實現資源型城市轉型,關鍵是要構建支橕轉型的產業體系。”在參加我省代表團審議時,全國人大代表、七臺河市市長韓立華指出了資源城市轉型的關鍵。
韓立華在黑龍江代表團全體會議上發言。東北網記者 魏義松 攝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韓立華說,從七臺河經濟社會發展現狀來看,加快城市經濟轉型是應對國際競爭加劇的必然選擇,更是化解資源枯竭危機的必然措施。
如何實現資源城市的轉型,韓立華說要做三件大事:做好煤炭資源精深加工這篇文章,發展替代產業,尤其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好生產性和生活性服務業,為產業發展壯大提供有力支橕,為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搭建載體平臺;建設好產業園區,搭建產業項目落地載體。
對於如何加快推進資源城市轉型,韓立華給出了具體方案。
全國人大代表韓立華接受記者采訪。東北網記者 魏義松 攝
要舉全市之力推進實施產業項目牽動戰略,促進煤炭產業精深發展,加快資源勘探、煤礦整合、現代化大型礦井建設,穩定原煤產量,謀劃發展以焦炭、煤氣為原料的合成化工、精細化工、材料化工項目,構建現代煤化工產業體系,實現資源綜合利用效益最大化。加大與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力度,在引進開發潛力大、市場前景好、經濟效益高的最新科研成果轉化項目上求突破,力爭引進一個項目帶動一個產業,引進一個人纔帶動發展一批項目。大力引進畜產品深加工項目,帶動畜牧養殖規模化發展,形成完整的畜牧業產業鏈,引進礦山機械制造、制藥、木制品加工等企業,加大優勢產業規模。
其次,明確園區發展定位,創新園區管理體制機制,進一步強化園區招商措施,把產業園區建設作為招商引資上項目、優化結構促轉型、做大總量快發展的有效載體,本著突出重點、促進產業集聚發展、集約利用土地的原則,加快建設重點產業園區,使之早日成為拉動全市經濟快速崛起的最強勁增長極。
最後,著力打造優質高效的政務環境、公平正義的司法環境、誠實守信的社會環境、快捷低廉的交易環境、健康發展的成長環境,努力形成產業集聚發展的“窪地”效應。最大限度減少行政審批環節,優化審批流程,縮短辦結時限,降低行政收費。推行產業項目審批全程“保姆式”服務、項目集中會辦制、專職部門全程代辦制、限時辦結制。
韓立華最後說,實現資源型城市轉型,國家應支持企業和科研院所搭建自主創新平臺,對龍頭產業項目給予投資補助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