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2日訊 (記者 魏義松) “只有農民收入增加了,農村富裕了,農業強大了,我們的國家纔能夠富強,纔能立足於世界強國之林。”全國人大代表、哈爾濱市呼蘭區利民街道裕田村黨支部書記李培忠在參見黑龍江代表團審議時說。
李培忠在代表團審議時發言。東北網記者 魏義松 攝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李培忠說,“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問題,農民問題的實質是目前存在的城鄉差別問題,城鄉差別問題的關鍵是增加農民收入,使農民走向富裕的問題,沒有農民的全面小康就沒有全國人民的全面小康。
李培忠對記者介紹說,改革開放以來,各類工業品價格不斷攀昇,農產品價格增長緩慢,導致農業生產資料與農業產品的價格不均衡。因此,在嚴格控制涉農物資亂漲價的基礎上,可對主要農業生產資料實行限價銷售或補貼銷售。具體為三個方面:
一、加快推進土地流轉或集中經營。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鼓勵和支持農民通過轉包、轉讓、入股、合作、租賃等方式進行流轉經營,將承包的土地向專業大戶、種田能人、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和農業園區集中或流轉,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建議對土地集中經營規模在1萬畝以上的專業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及農業園區,所需各種農機具給予全額補貼,鼓勵農民積極參與股份合作,從中獲得更大的收益。
二、努力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農村富不富,關鍵在支部。要充分發揮村級組織在發展村域經濟和加快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重要作用。創建不同類型農民培訓學校,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大力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幫助農民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加快推進農村城鎮化進程,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三、放寬農民貸款政策。建議從支持“三農”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大局出發,對農戶及涉農企業以農村集體土地使用證為抵押物辦理貸款的要開闢綠色通道。在申請辦理抵押登記時,只要提供本集體經濟組織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抵押的書面材料就應准許抵押貸款。對農民融資利率高的現狀,建議政府增加“三農”投入,對農民貸款進行貼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