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2日訊(唐曉偉 記者 王蕊)哈爾濱工程大學“哈軍工紀念館”籌建工作在正有序進行,預計於7月開館。據悉,哈軍工紀念館已經步入國家博物館行列,是唯一一個在籌建過程中即完成申報程序的高校博物館。
根據規劃,學校將哈軍工紀念館館捨選定在原哈軍工的一個食堂,維修改造後的建築面積約為1067平方米。從展廳結構上,哈軍工紀念館主要規劃為主體展區和補充展區兩個部分。其中主體展區包括基本陳列和主題展覽,補充展區主要包括視頻展區、場景還原區、紀念品展區三個部分。基本陳列部分主要以哈軍工籌建、初創、發展、分建的歷史脈絡為基本線索,側重於對基本史實的展示,真實再現哈軍工的歷史。

哈軍工紀念館效果圖
主題展覽將緊緊圍繞哈軍工培養出來的院士、將軍和各條戰線的傑出人物等主題,表現哈軍工對我國高等教育及人纔培養方面作出的貢獻。補充展區主要將視頻展區、場景還原展區和紀念品展區這三個部分與紀念館出口周圍的閑散空間結合在一起,加以利用,組合成一個環形展廳,給參觀者留有自由選擇的空間。
2011年5月16日,哈爾濱工程大學正式啟動哈軍工紀念館的建設工作。經過近兩年時間的籌建,哈工程已從各地哈軍工校友處收集到各類教材講義、證書證件、相片、學習用具、儀器設備等文物7000餘件,其中,一些珍貴文物將首次面世,如我國第一臺艦載計算機的研制者柳克俊教授為其課題組成員培訓計算機知識而手寫的《333講義》,馬明德教授創建風洞實驗室時制作的木質螺旋槳葉,軍工教師學員參加“東風113”研制任務時的合影、我國第一艘水翼試驗快艇、以及近日由惲良教授捐贈的從未公開的我國第一艘氣墊船海試的照片等珍貴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