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5日訊 臨時更換婚車、司儀水平太差、婚禮錄像出問題……種種與婚慶服務有關的麻煩事,讓喜結良緣的新人們在大喜的日子裡『黑了臉』。
今年新人再遇到此類問題將有法可依。3月15日,《黑龍江省婚慶禮儀消費爭議解決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開始實施,《辦法》中對婚慶禮儀策劃、主持、婚車使用、攝影攝像服務等產生的爭議糾紛做出了明確規定。為婚慶亂象念『緊箍咒』,給新人維權橕起了『保護傘』。就消費者如何利用《辦法》維權等細節,大慶日報邀請市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逯秀華和大慶婚慶禮儀協會會長馬東進行了講解。
婚禮錄像不清晰承擔賠償違約責任
案例:去年國慶節,家住東風新村的王先生找了婚慶公司並簽訂了合同。合同約定,婚慶公司負責車隊、婚禮現場布置和攝像等項目。王先生的婚禮進行得很順利,可是攝影師遲遲未提供婚禮現場視頻,原因是主要畫面拍攝得非常不清晰,婚慶公司也答應等價賠償。可對於王先生來說,攝像師一次工作失誤,卻是一輩子無法彌補的遺憾。
《辦法》原文:婚慶禮儀服務應當實行簽訂合同文本和開具服務單據制度,經營者不簽訂合同文本,不開具服務單據,發生爭議時舉證責任由經營者承擔。經營者履行合同義務低於合同約定,未取得消費者同意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和賠償責任。
維權提示:目前,我市婚慶服務大多靠雙方口頭協議,或者簽訂的書面合同不詳細,導致產生糾紛後難以解決。逯秀華說,《辦法》中明確要求經營者與消費者簽訂合同,可見合同在維護互相利益之中的重要性。所以今後消費者不能怕麻煩,一定在簽合同時多方考慮,細致再細致一些。
婚禮現場臨時漲價價格欺詐應雙倍賠償
案例:去年,在讓胡路區機關工作的張先生舉行婚禮,他與婚慶公司簽訂了婚慶合同,其中一項是DJ服務。張先生覺得該項目可以調節現場氣氛,婚慶公司經理也答應找一位有專業經驗的DJ師服務。可是婚禮現場,來的DJ師竟然從500元加價到800元。
《辦法》原文:影響婚慶禮儀質量或者進程的,經營者應承擔給消費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和其他經濟損失。經營者提供婚慶禮儀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雙倍賠償給消費者造成的經濟損失。
維權提示:逯秀華表示,目前很多婚慶公司為了掙錢,設下了諸多陷阱。她提醒消費者,婚禮結束後要逐一對照簽訂的合同看服務價格,發現問題及時向相關部門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