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牡丹江東寧縣文化惠民工程為百姓打造『精神綠地』
2013-03-20 14:23:01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宇璇 張靜茹 楊林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0日訊 (王宇璇 張靜茹 記者 楊林川)“圖書館裡讀書看報,小廣場上歡歌熱舞,3D影院裡觀賞大片”這是東寧居民日常文化生活的真實寫照。近年來,東寧縣把發展文化事業作為改善民生的著力點,大力實施“文化強縣”戰略,深化“文化育人”理念,深入開展“文體設施便民、文體活動樂民、文化長廊慧民”等活動,有效推進基層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城鄉居民打造“精神綠地”。

文藝演出現場。東寧縣委宣傳部提供。

  文體設施便民

  趙波是東寧縣老黑山鎮上鹼村農民,依靠種植黑木耳致富後,他組織十幾個愛好音樂的村民組建了農民樂隊。每到農閑,村裡的文化大院就異常熱鬧,電子琴、吉他、貝司、架子鼓齊上陣,縣文化館的陳老師專門過來做指導,隊員們在一起興致勃勃地排練。陳老師說:“雖然還沒演奏過一首完整的曲子,但樂隊豐富了鄉親們的文化生活,他們從中獲得了許多歡樂。”

  近幾年,東寧投資1.8億元,建起了東寧要塞陳列館、億達影視城、圖書館、文化館、青少年宮、鎮文化站、村級文化大院、農家書屋等一大批公共文化設施,形成了以圖書館、文化館、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鄉鎮文化站為骨乾,以基層文化設施網絡為基礎的公共文化服務三級設施網絡。建成了公共文化數字資源庫,開通了網上圖書館、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的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水平得到進一步提昇。

東寧縣群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東寧縣委宣傳部提供。

  文體活動樂民

  東寧縣文化活動品牌建設繼續提檔昇級,“兩節文化”、“小江南之夏文藝節”、“晨練文化”和“會展文化”活動品牌不斷滿足百姓業餘文化需求,蜚聲省內外。“文化活動入百村”紮實進行,以“走進希望小學、走進敬老院、走進鄉村、走進大眾、走進廠礦企業”五大板塊的40多場“文化大篷車下基層”演出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共鳴。農村數字電影放映工作穩步推進,5個農村放映隊公益放映電影1224場,群眾滿意率98%。“送圖書下基層”工程完成50多個農家書屋圖書室和102個共享工程村級基層服務點的建設任務,達到城鄉100%全覆蓋。

  去年,這個縣圖書館榮登“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公共電子閱覽室示范點”榜單,經驗在全國推廣。在縣區內設立7個圖書流動分站,配備漂流圖書近4000冊,滿足了不同階層人民群眾對文化的渴求;“送健身路徑進村”計劃進展順利,投資30多萬元,為全縣六鎮文化站、文化大院配備健身路徑及農民健身工程25套。全縣102個行政村中,已有60%以上行政村配套安裝了籃球架和健身設施,農村體育設施得到明顯改善。

  文化長廊慧民

  深入挖掘文化內涵,著力打造涵蓋“本土、傳統、現代”三大主題的精品文化長廊。以弘揚本土文化為落腳點,充分挖掘以團結文化、大城子渤海文化、“二戰”文化為代表的東寧歷史文化資源,廣泛收集境內史料信息和遺存,提煉東寧文化精髓,深厚城市人文底蘊;以弘揚傳統文化為主題,以縣圖書館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為載體,開展《弟子規》、《道德經》、《千字文》等一系列國學經典培訓班、經典誦讀、經典圖書漂流活動,組織全縣中小學生參與活動,促使傳統國學精髓在東寧縣紮根,中華傳統美德在我縣蔚然成風;以現代文化為引領,以科技、教育為支橕,充分整合共青團、婦聯、關工委的職能作用,弘揚宣傳開拓創新、堅韌頑強、誠實守信等現代文化精神,鼓勵民眾乾事創業,追趕跨越。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