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曾設『中共六大』秘密接待站 原址位於紅專街20號
2013-03-26 15:00:23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張帆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6日訊 近日,中國國家領導人在莫斯科出席了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館建館啟動儀式。

  85年前,中共中央決定在6月份召開中共六大。當時,國內“白色恐怖”籠罩,危險重重,在共產國際幫助下,中共中央決定將黨的“六大”會址轉移到莫斯科。全國各地前往莫斯科出席會議的代表,大部分由上海經大連到哈爾濱,由哈爾濱經滿洲裡赴莫斯科。為確保安全,黨中央設立了“哈爾濱秘密接待站”。

  寂靜之地暗藏驚心故事

  “秘密接待站”為何選擇哈爾濱?昨天,記者隨我市黨史研究專家張偉來到紅專街20號,聽他講述秘密接待站的人與事。

  “選在哈爾濱,因為這裡是原中東鐵路的交匯點,到達莫斯科交通方便。”張偉說,當時地下黨員阮節庵在電臺工作,其妻是電話局打字員,兩人的身份適合掩護。兩人的家——當時外國四道街14號平房,就被定為秘密接待站,也就是今天的紅專街20號。

  如今,20平方米的黃磚小屋變成了7層樓房,秘密接待站舊地已成為哈爾濱畫家創作中心。在張偉眼裡,周圍的喧嘩顯得這裡格外安靜,“85年前,這裡曾發生過多少驚心動魄的故事啊。”

  假扮夫妻接應各地代表

  秘密接待站在當年是怎樣開展工作的?張偉說,經過近年來民間黨史愛好者以及專家的努力,一些片斷現已經串連成線。

  當時,中共哈爾濱縣縣委指派李紀淵與阮節庵、沈光慈夫婦負責接待任務,同時,由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瞿秋白的夫人楊之華帶7歲的女兒瞿獨伊到哈協助,解放後楊之華曾任全國婦聯副主席。

  楊之華帶女兒由上海赴哈,隨行護送四川、湖北兩位代表。盡管一路小心,仍屢遭盤查。上了火車,車廂裡到處有奉系軍閥的軍警晃來晃去,露出南方口音必引懷疑,大家只能不言、不動、不吃。到哈爾濱接頭後,楊之華與李紀淵一同開始工作。

  4月初起,代表陸續抵哈,用暗號與李紀淵、楊之華接頭。來的若是男代表,楊之華就帶上女兒前往接應,假稱夫妻。張偉笑稱,“黨代表就此有了同一個‘女兒’。”

  火柴暗號馬車送人去邊境

  “代表下了火車後,來到中央大街一家沽衣店接頭。”張偉說,據老同志回憶,接頭時,代表們拿出幾根火柴,一齊折斷,這就是暗號。接待站為代表安排食宿,為避免敵特檢查,代表有時也在道裡和道外其他安全地點居住。張偉介紹,代表在哈只停一兩天,便前往滿洲裡。

  張偉說,滿洲裡站附近有兩輛馬車等待,車燈上有67、69兩個號碼,馬車前面掛著車燈,如果代表手中的號碼牌和車燈上的號碼對上,就把手中的號碼牌交給馬車夫,不必說話,點點頭即上車。馬車把代表送到滿洲裡遠處山上的一間房子裡,乘火車穿越邊境,前往莫斯科。就這樣,40多位代表在這樣的掩護下,得以前往邊境。瞿秋白、周恩來、李立三、鄧穎超、羅章龍、夏曦等領導人都是由哈爾濱秘密接待站迎送。楊之華在完成接待任務後,也隨最後一批代表赴莫斯科。

  總理遇險機智應對得脫身

  “當時有一段故事頗具傳奇色彩。”張偉講到,當年,周總理夫婦為躲避檢查,被迫丟掉證件,幾經周折又與秘密接待站取得聯系。

  鄧穎超作為列席代表與周恩來同行,途中遭遇日本警察盤問,周恩來泰然答曰:“做古玩生意,到吉林去。”警察質問:“你不是做古玩的,是當兵的。”周恩來不慌不忙地亮出雙手反問:“你看我像當兵的嗎?”

  在回旅館的路上,周恩來發現有特務跟蹤,便馬上叮囑鄧穎超,立即將在哈爾濱接頭的證件銷毀。在去長春的火車上,對座乘客雖不斷用中國話與自己攀談,但周恩來很快發覺,此人實為日本特務。二人在長春下車,短停躲避後再行哈爾濱。

  此時證件已銷毀,無法聯系。鄧穎超只好在車站等候,直到李立三等下一批代表到哈,纔得以驗明身份,與秘密接待站取得了聯系。

  張偉告訴記者,上世紀80年代時小屋變成了樓房,但見證這些故事的文獻和圖片,就保存在離紅專街20號不遠的西十五道街市黨史紀念館裡。2011年“七一”前夕,市委黨史研究室整理哈爾濱市革命遺址時,在原址牆體上,懸掛了“中共六大代表秘密接待站”標志碑,以示紀念。從此,紅專街20號的重要身份終於亮相於世人眼前。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