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日訊 今年初,28處大型噴灌設備落戶北林區綏勝滿族鎮,安裝完成後可控面積2.81萬畝。這個區將投2970.74萬元用於節水增糧建設,項目建成後,年可新增糧食1668萬公斤。
這是我市實施“節水增糧行動”的一個縮影。據介紹,自去年實施“節水增糧行動”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對任務落實、資金籌措、工程建管等工作進行細化,組織各縣(市)區開展水土平衡分析、水資源論證,把水資源承載能力作為項目安排的前提和必備條件,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橕“節水增糧行動”長期發揮效益。各縣(市)區結合現代化大農業千公裡示范帶打造旱田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區的要求以及水源分布情況,整體規劃,科學落實井位,突出區域連片,合理優化工程布局,將年度建設任務落實到村屯地塊。
在資金保障上,各縣(市)區嚴格落實縣級財政籌集配套10%的政策要求,把“節水增糧行動”作為財政優先安排領域,積極進行資金籌措。在國家和省資金計劃下達前,為確保工程進度,全市各縣(市)區都采取賒購方式,積極開展設備訂購。
把“節水增糧”工程建成現代化大農業的標志工程和民生工程,各縣(市)區在設備和材料采購以及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相關標准和要求,建立工程質量追溯機制,明確責任領導和責任人,抽調技術專家和監理人員進行嚴格監督,引導項目區受益農民積極開展義務監督,全程跟蹤工程質量。本著“國有、縣建、鄉(村)管、民用”的原則,推廣農機合作社、農業用水協會、村集體、抗旱服務組織以及種糧大戶等多種形式並存的管理體制進行工程管護,用現代理念和管理方法,加強工程和設備管護。
截至目前,全市完成“節水增糧行動”配套面積65.56萬畝,年可增加糧食綜合生產能力2億斤,節水1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