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黑河4月10日訊 遜克縣積極開拓思路,著力轉變發展方式,加快建設現代農業,農村經濟呈現出質量高、結構優、效益好的良好局面。2012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9178元,同比增長14.8%,保持了持續穩定增長態勢。
深挖發展潛力,擴大農業內部增收。遜克縣堅持把優化種植業結構、創新生產組織方式、壯大特色產業作為重要手段,不斷加大扶持力度,積極調動農民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面對糧食增產空間逐漸變小的現實情況,該縣連續3年出臺了《農業生產優惠政策》,累計發放獎勵補貼資金1800萬元,先後創建省市縣三級農業試驗示范園區53個,引導和鼓勵農民加快種植業結構調整步伐,通過擴大高產高效作物面積,提高糧食產量12.8萬噸,增加農民人均收入637元。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合作組織,推動農業從粗放松散型生產向規模化、集約化、標准化方向發展。針對遜克縣林、草、水資源豐富的優勢,鼓勵農民加快發展水產畜牧養殖、北藥種植等特色產業。
加快發展二、三產業,提高非農產業經營收入。遜克縣堅持把發展非農產業作為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的有效途徑,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加快促進了非農優勢產業發展。依托鄂倫春族風情游、沾河和庫爾濱河原生態漂流、大平臺霧?游、對俄鄉村游等特色項目,大力發展觀光、休閑、民族風情體驗旅游產業,逐步把鄉村旅游業發展為農民增收新亮點。深入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進一步完善了農村現代流通體系,搞活了流通經濟,繁榮了消費市場。積極建設現代農機合作社,加快推進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盡可能地解放農村剩餘勞動力,加強外出務工聯絡,搭建信息平臺,有針對性地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
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增加農民轉移性收入。遜克縣嚴格落實惠農政策。近年來,累計發放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4.3億元,落實農業政策性保險面積128.3萬畝次,實施扶貧整村推進和革命老區建設項目16個,直接帶動農民人均增收1000元。努力提高農村社會保障水平。通過堅持不懈地建設,該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100%,農村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4%,醫療住院報銷、五保供養、低保補貼標准連年提高,農村社會保障力不斷增強,有力減輕了農民經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