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龍江奶業能否乘勢崛起 打搶佔高端優質帶來優價
2013-04-14 11:23:2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黃春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4月14日訊 “全球最大奶源供應地”新西蘭正遭遇30年不遇的大旱,導致原料奶粉大量減產。

  前有新西蘭頒布法令禁止網上代購,後有“香港奶粉限帶令”;美國、澳大利亞、德國等也相繼推出針對“水客”的限購令。

  新西蘭牛奶中大面積檢出有毒物質二聚氰胺,日本雪印牌低脂肪牛奶含有金葡萄球菌,美國惠氏奶粉中阪崎腸杆菌、亞硝酸鹽超標……

  近期,全球奶業形勢風起雲湧。為正努力走出低谷的中國奶業帶來了怎樣的發展機遇。龍江奶業能否乘勢而為,在中國奶業這個大舞臺成為“主角”呢?

  做足優勢叫響綠色“龍江奶”

  我省飛鶴乳業副總裁肖光輝興奮地對記者說,我國有70%的進口原料奶粉來自新西蘭,這次新西蘭的旱災使其奶粉價格明顯上漲,目前已高過國內的原料奶粉價格。而原料奶粉正是我省乳業的主打產品。所以,我們應該抓住這個機會,奪回此前被新西蘭搶佔的國內原料奶粉市場。

  省奶業協會秘書長張維銀認為,我省地處世界黃金“奶牛帶”和“玉米帶”,氣候冷涼、生態環境好。最重要的是,在一次次國內外乳制品安全事件中,我省乳業一直是一枝獨秀,被公認為乳業“淨土”。我們要做的是,抓住機會做足這個優勢,叫響優質、安全、綠色的龍江乳品品牌。

  搶佔高端優質帶來優價

  從嬰幼兒奶粉來看,國外奶粉壟斷了70%的市場,是高端奶粉市場的主宰者;從液態奶來看,蒙牛、伊利兩大品牌佔據了近60%的銷售量。留給龍江乳品的是狹小的、中低端市場。這是近日記者在哈爾濱中央商城超市調查的結果。

  2008年以來,受“三聚氰胺”事件的影響,國人對國產乳制品的消費信心受損,國產乳制品銷售遭遇寒冬。洋奶粉看准時機,大舉進軍中國市場。我省嬰幼兒奶粉和高端液態奶被擠壓到了角落。

  不甘的龍江乳企四處突圍。2012年,飛鶴乳業調整產品結構,推出全新的高端嬰幼兒奶粉,使其高端產品比例佔到70%,加上市場的精耕細作,其產品總銷量也同比增長了30%。一路走過來的肖光輝頗有感悟,龍江乳業找准定位最重要,應該用我們的好奶源加上高科技,生產出高附加值的高端產品,進而創造出高利潤。

  打造龍頭壯企帶強奶業

  省奶業管理辦公室主任張毅力談到,奶業生產鏈條包括奶農、奶站、乳企、商場超市等,其中乳企處於龍頭骨乾地位,只有乳企強壯了,纔能帶動整個奶業的強壯。

  可是目前我省乳企自身實力並不強。在國內市場,我省乳業主要的競爭對手是蒙牛、伊利等乳企。他們都已是全國布局、集團發展,而且都已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而我省的乳業龍頭還不具備這種體制、機制的優勢。我省乳企的數量在全國最多,但普遍存在著規模小、力量分散、品牌影響力不強,市場開拓不夠的問題。據粗略統計,我省乳企前四強的年銷售總收入尚不如伊利乳業一家多。這在市場終端亦有所反映。哈爾濱中央商城超市負責人告訴記者,洋奶粉生產企業和蒙牛、伊利乳業的營銷方式特別靈活,他們每推出一檔新產品,都會進行相應的促銷活動。他們的廣告撲天蓋地,他們的產品當然也會熱賣。

  走向轉型龍江奶業蓄勢成長

  省畜牧獸醫局副局長王德勝談到,現在,我省奶業已站在了國際競爭的大舞臺,對手是已發展成熟的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和歐洲的一些國家。而正處於成長期的龍江奶業,則必須積極轉型,走標准化規模養殖、集約化經營的道路。應培養骨乾乳企,發展大集團、做大品牌,增強龍江乳業的規模競爭力。目前,我省奶業整體趨勢向好,奶牛規模養殖場的優質奶源供不應求,幾家大型乳企正逐漸走出低谷,一度積壓的庫存在減少。

  無論是利好的機會,還是向好的形勢,都讓我們看到了龍江奶業的新希望。

責任編輯:邵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