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7日訊 說話間不由自主地冒出流利的英語,隨身揣著一本英漢小詞典……在黑龍江工程學院文管樓,有這樣一位“明星”,一個普通的“看門老頭”,因一口流利純正的英語,被學院的學生們稱為“英語大叔”。
趙福順和外教。
學英語30年,“我就好這口”
文管樓一樓門邊,一套破舊的桌椅,就是收發室大叔趙福順的“辦公桌”。記者走近趙福順,發現他正在認真地讀一張英文報紙。看到記者到來,趙大叔不好意思地收起了報紙。
四本英文書籍、一本翻閱得已經掉頁的英漢詞典、兩個記著中英文對照語句的筆記本……趙大叔的辦公桌儼然成了英語專業大學生的課桌。“只要沒事,我就學學英語。我這人,就好這口。”大叔憨厚地說。
當年50歲的趙福順癡迷英語已30餘年,那時,他高中畢業進入一家企業工作,英語水平僅限於認識幾個簡單詞語,口語水平幾乎為零。當時學習途徑有限,偶爾通過聽廣播學英語,他只要閑下來,他就拿著本和英語詞典邊念邊寫,同事嘲笑他“魔怔”。後來,有了錄音機,他就一遍一遍地聽磁帶,直到把錄音機聽“報廢”了。
沒有上過補習班,憑著執著和堅持,記錄了百餘本筆記,練習紙摞起來一米多高,購買學習資料130多本。趙大叔說,如果一天不寫寫英語、說說英語,就覺得生活少點什麼。
“收發大叔”給大學生們“作報告”
五年前,失業的趙福順應聘到黑龍江工程學院文管院收發室“看門”,別人覺得工資微薄又不體面的工作,他特別滿意,“我喜歡大學校園的氛圍,這裡更有利於我學習英語。”
被趙福順翻得破爛的字典。
“收發大叔”總是一邊寫一邊嘟囔,手邊還放了那麼多本英文書,很快引起大學生們的注意。開始,為了確定大叔到底在乾什麼,學生們打賭,一派認為大叔在擺樣子,另一派認為大叔可能有“真本事”。學生們拿著大學英語書來“討教”,大叔用流利的口語回答了他們的問題,學生們目瞪口呆,贊嘆“I服了you!”
“收發大叔是個英語通”,在學院迅速傳開,有的學生來一探究竟,有的來一比高低,有的來虛心求教,趙福順成了校園“明星”。每次,學校英語社團組織活動,“大叔”都作為特約嘉賓參加,和學生們用英語編排短劇、交流心得。學校裡的外教們也成了趙福順的好朋友,跟外教們在一起輕松地交談,趙福順纔意識到,自己的英語很“純正”。
為了激勵學生們學好英語,社科系的老師邀請趙福順為全系學生作報告,聽著“收發大叔”用流利的英語講述學習技巧,學生們感覺是“震撼”。每年四六級英語考級前、期末考試前,趙福順異常繁忙,來找他補習的大學生絡繹不絕,白天沒時間,他就約學生們到家裡補習,分文不收。
見到外國人就“興奮”,會說英語給家鄉“加分”
這些年,趙福順學英語的同時,不斷“用”英語。冰雪節、消夏節等旅游旺季,趙福順陪家人閑逛時,總是特意去太陽島公園、江邊、中央大街等游客聚集的地方。看到外國游客因語言不通遇到麻煩,他馬上“挺身而出”去解圍,每每幫助了外賓,他心裡都很驕傲,覺得自己小老百姓也能為家鄉“加分”。他說,自己一見到外國人就特別“興奮”。
學了這麼多年的英語,趙大叔還有個願望,將自己的知識傳播出去。他說,哈爾濱日報是第一家采訪他的媒體,“替我稍個信兒,如果有貧困家庭的孩子想補習英語,我願意義務當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