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伊春
搜 索
烏馬河推行"合作社"+基地+職工模式 養殖散戶變集團軍
2013-04-17 15:01:2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4月17日訊 烏馬河林業局西嶺中心林場永發養殖合作社,將一個個養殖散戶聯合起來,不到一年時間,即實現了育雛、飼養、產、供、銷一條龍經營,產品供不應求,合作社真正成為職工群眾的『致富社』。

  去年5月成立合作社後有了『金字招牌』,合作社禽畜產品銷路大開,而且還賣出了高價錢:笨雞蛋每斤賣到了15元、烏雞蛋每斤售價逾20元、野雞蛋每斤竟然賣到了60元,高價為山林人帶來了大實惠。

  合作社4座現代化養殖廠房一字排開,嶄新的彩鋼瓦在陽光下十分耀眼。新增的飼養場地為合作社實現統一飼養、統一生產、統一銷售經營模式打下了堅實基礎,400餘頭豬就在寬敞乾淨的圈捨裡繁衍生息。

  『2012年,合作社野雞養殖達到了8000只、烏雞3000只、笨雞7000只、豬500頭。19戶入股職工年終分紅,不僅入股的職工日子紅火起來,而且周邊的職工群眾也跟著富起來。』西嶺中心林場場長張立君高興地說。

  西嶺林深景秀、自然資源豐富,西嶺中心林場黨政領導班子成功將『生態美』和『百姓富』有機結合起來,讓職工群眾在幽深的大山懷抱中致富。自合作社成立之初,他們就科學確定養殖項目,養殖野雞、烏雞等熱銷的品種,禽蛋產品憑綠色天然暢銷省城。

  現在養殖場野雞存欄6000只、烏雞2000只、笨雞5000只。這三種雞已經開始產蛋了,年產雞蛋超過20000斤。正因為是綠色產品,產品供不應求,一箱箱禽蛋產品運往省城各大飯店。目前,合作社入股的職工年收入已超過2萬元。

  自成立之日起,合作社積極引導養雞戶向規模化和產業化方向發展,歷經近一年時間的發展,使該地野雞、烏雞養殖業不斷發展壯大。隨著禽蛋價格上漲,飼養者收入隨著增多。同時,規模化養殖業也帶動了林場富餘勞動力就業。目前,合作社已安置15人就業,飼養員月工資已逾1600元,附近群眾在家門口就賺來大把錢。

  今年,他們准備通過『合作社+基地+職工』的模式,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帶動更多的職工群眾致富。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