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9日訊(記者 岳雲雪)近日,哈爾濱市針對機動車亂鳴笛開展了集中整治,日均查處近500臺違法車輛。交警部門表示,交通陋習及不文明行為易引發鳴笛。如果發現違法鳴笛是因為他人的交通違法導致的,執勤交警在處罰鳴笛司機的同時,還會在確認後對存在交通違法的另一方也進行相應處罰。
交警:不亂鳴笛關鍵還要靠大家自覺遵守
8日上午,記者隨同交警道裡大隊一中隊在尚志崗取締違法鳴笛行為。由於地處商業區,各路口車流、人流始終較大,催促前車快行鳴笛、爭道搶行鳴笛等各類違法情況較多。10時25分,一臺黑A30B87號私家車因右轉彎未避讓行人且鳴笛被交警取締,駕駛人李雲艷將持續鳴笛解釋成是好心提示。對此,交警在講解相關法律規定後,除對其作出了鳴笛罰款50元的處罰外,另對其經過人行道時不停車避讓行人作出了罰款200元的處罰。
10時40分許,黑ATG290號出租車因為鳴笛被執勤交警取締。駕駛人李曉暉稱是乘客著急,自己為了趕道纔鳴的笛。記者粗略數過,在半小時時間內除5臺車輛被取締外,另有至少20餘臺車輛逃脫了處罰。原因是交警如果不站在違法車輛附近,或是車輛持續鳴笛,僅憑聽覺很難從密集的車流中進行准確辨認。執勤交警趙家福表示,不亂鳴笛關鍵還要靠大家自覺遵守,提高交通安全意識、文明意識纔能杜絕鳴笛。
市民:臨街單位、住戶深受其害
針對亂鳴笛現象,絕大多數市民在接受采訪時均表示出反感。一位自稱多次被汽車鳴笛聲嚇到的寧先生表示,自己70多歲了,雖然聽力不太好,但刺耳的滴滴聲仍是讓自己心驚肉跳。
“一到晚上,就聽見一聲接一聲的滴滴,吵的都睡不著覺,自己為此患上了精神衰弱癥,以後搬家說啥也不挑臨街的。”臨街居住的李英氣憤地講。
交警部門總結亂鳴笛行為,有6種被公認為最不文明。遇堵車或路口擁堵,持續按喇叭;遇前方或路口有行人、非機動車,不斷按喇叭;車輛遇到老、弱、病、殘、孕時使用喇叭;在醫院、居民區、學校附近使用喇叭;在市區內使用高音喇叭;鳴笛催促前方車輛提高車速或快速通過人行道。
交警部門:應對他人違法,避免亂鳴笛有方法
遇其他機動車強行變道
現實中,總是有個別不文明司機不打轉燈向或強行變道,很多司機對此會選擇鳴笛,既是提示對方車輛注意行車安全,也是借此表達不滿。
正確做法:在確保安全駕駛的情況下,用餘光注意其他車輛運行軌跡,如發現對方有強行變道苗頭,第一時間減速讓行,不要爭道強搶行或是順勢變道。同時避免因按喇叭分心,因操作不及時導致事故發生。
遇其他車輛違停或溜號停止不前
有些車輛不按規定臨時靠邊停車,或是溜號停止不前,會妨礙其他車輛正常通行。部分駕駛人會“理直氣壯”鳴笛,既能引起對方注意,還能當眾曝光其交通行為。
正確做法:駕駛人應耐心等候,或是用開關遠光燈提示對方。盡量避免因臨時變道影響其他車道的正常通行。
遇行人、非機動車違法橫穿馬路
個別行人、非機動車為圖方便,經常不走人行橫道,過往駕駛人認為自己通行受阻或是為了安全提示,經常會在遠處鳴笛提示,但對方可能會受到驚擾,改變原有通行路經,讓駕駛人無法正確研判,進而造成交通事故發生。
正確做法:應減速慢行、停車避讓,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通過。
遇其他車輛起車、行車緩慢
許多駕駛新車或是女司機駕駛技能不熟練,不僅起車緩慢、還總是剎車,明明駕駛速度較慢,仍佔用快車道,影響制約了老手的行車節奏,故鳴笛催促時有發生。
正確做法:給新手一個成長空間,避免因鳴笛催促造成對方手忙腳亂釀成事故,那樣可能會更堵。建議耐心等候,等到條件允許時,可選擇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