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5月14日訊 5月10日,記者在甘南縣長山鄉人民村采訪時看到,農民們正忙著把一捆捆綠油油的稻苗移摘到水田區。據水稻種植大戶宋國春介紹,由於今春低溫多雪,他家承包的750畝水田著實費了不少勁兒,不過功夫沒有白費,按眼下的長勢看,不僅秧苗出得齊,而且苗情長勢也好,比預計插秧時間早了好幾天。
在水田種植區,記者碰到甘南縣農技推廣中心副主任王廷生,乾了大半輩子農技推廣的他告訴記者:『甘南縣早動員、早發動,充分發揮大型農機合作社的作用,引導農民擴大機插面積,全力以赴保證把所有水田都插在豐產期內。』
據了解,由於今春氣溫回暖較晚、降雪大、融化慢,為確保不誤農時、不降低標准、不插六月秧,自去冬開始,甘南縣充分利用科普之冬、送農技下鄉以及『2513』工程等活動積極向廣大農民進行廣泛宣傳發動,並以各鄉鎮水稻育苗示范園區為重點,集中進行技術指導,3月25日前就完成了萬棟育秧大棚扣棚工作,4月20日完成了育苗,5月10日插秧工作開始由從南至北全面展開,預計5月20日之前可完成全縣49.6萬畝水田插秧任務。
為提高水稻生產科技含量,今年甘南縣新建成3處水稻智能化浸種催芽基地,設計1次催芽能力可達400噸,覆蓋水田面積20萬畝,佔全縣水田面積約32%。此外,把精細、規范管理貫穿水稻標准化生產全過程,通過管理上標准、提質量、增產量;抓住國家加大農機購置補貼投入和『節水增糧行動』的有利契機,采取建設水田現代農業示范區、組建農機作業合作社、培育農機大戶等辦法,加快裝備水稻生產機械及配套機具;重點抓好催芽供種、工廠化育秧、防病滅病等服務,變『小池』為『大池』,搞好水田規范化建設;提早謀劃水稻育苗大棚小區的後期棚室綜合利用,在水稻插秧之後,在大棚內種植蔬菜、西甜瓜、粘玉米等經濟作物,進行綜合利用,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