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一季度哈市商品房交易量突破1.5萬套 七八成房子讓本地人買走
2013-05-17 08:04:09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張楠 楊建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17日訊 “蛋糕有多大”這個命題,經過求證,確切地說,沒人能給出這個答案。房地產資深人士甄昊元的描述或為一注腳:根據哈市每年商品房供應總量、銷售面積和新結婚人群綜合指數考量,哈市樓市潛在的消費客戶群,平均每年保持在10萬至11萬人。

  而按商品房年實際銷售面積600萬平方米至700萬平方米算,這塊“蛋糕”,至少有6萬至7萬人“墊底”。也就是說,一年內,我市至少有6萬至7萬人在以買房、換房的方式,消費著冰城整個樓市。

  七八成房子讓本地人買走

  在甄昊元眼裡,去年,這種消費達到歷史峰值。一年中,形形色色的人群,或自住、或投資、或為孩子置辦學區房,大伙出於不同目的,用同一種方式——出手購房,攪熱了樓市,擁攬8.9萬套商品住宅入懷。

  在消費群體不斷攀昇追捧之下,今年前三月,哈爾濱搜房網結合哈爾濱網上房地產網上備簽實現的樓盤銷售數量顯示,全市商品房交易量突破1.5萬套,3月份,各大樓盤即爆出冷門,實現7535套的銷售業績。

  分析樓市背後龐大消費群體結構所佔人群比,市房地產協會會長李延德說,佔據消費主場、有絕對消費能力的仍然是本地市民,他們幾乎佔據了整個消費樓市份額的70%至80%;外來務工人員,投資、投機者微乎其微,只佔市場微小份額的2%至3%。

  市民政局提供的數據佐證了這種觀點:2012年,哈爾濱市新結婚人群達到12萬餘對。新婚人群步入婚姻殿堂之時,伴著築造愛的小屋、買房置業,直接促使去年樓市的“量價齊昇”。

  而作為本地剛需的另一部分強大群體,像《貧嘴張大民幸福生活》中主人公一樣,一家人告別“蝸居”,以小換大的改善型“本土居民”頻頻出手購房,支橕了樓市成交量的另外份額。

  恰恰,來自外來務工人員對樓市消費的奉獻值,也在逐日放量提昇。

  市農委勞動力轉移辦公室主任徐廣英透露,目前,我市共有外來務工人員30萬,每年新進城人數約2萬至3萬。背井離鄉,漂泊異地打拼,能在城市安家落戶,成為絕大多數打工族心中美好的藍圖。

  負責外來務工青年就業指導培訓工作的團市委城區部陳部長樂觀地說,目前,我市外來務工人群中,18歲至35周歲青年,每年約有4000人至5000人有能力在哈爾濱置業安家。

  供求平衡 市場進入冷靜期

  有了這些消費群體的強大支橕,當前我市樓市供需現狀如何?

  “穩健,平穩健康發展,整體基調基本保持了供求比的平衡”。甄昊元肯定地說,買的賣的,都開始進入理性成熟期,房地產市場不再一窩蜂,市場層面直接表現出開發商不再盲目操盤,消費者也不再盲目連夜排隊搶房。買賣雙方,盡需所為,針對市場下單。

  黑龍江日月地產營銷策劃機構韓雪姣,給出剛剛過去的哈爾濱4月商品房供求關系比:0.78?1。這說明,4月我市商品房市場供求關系基本與上月保持平衡,市場進入穩定期,預計短期內整個樓市市場層,也將不會出現大幅度波動。

  市政府經濟運行監測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年末,我市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6.75平方米,比2007年末提高8.66平方米,五年年均增長1.73平方米。高於全國人均住房建築面積。

  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增長較快,但我市新建房屋建設理念與發達城市相比表現滯後,開發商對小區品質投入不足,新建住宅小區設計風格、總體綠化水平、配套服務設施等都有待提高。

  今後一段時期,我市仍以保障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為著力點,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尤其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給,滿足多數普通居民家庭及周邊縣(市)來哈購房者的住房需求。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