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2日訊 日前國家圖書館和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在京公布了第四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和古籍普查重要發現。齊齊哈爾市圖書館的《新刻滿漢字詩經》榜上有名。至此,市圖書館國寶級古籍已增至9部。
據了解,日前公布的第四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包括189家藏書單位的1516部古籍,囊括漢文古籍1218部,少數民族文字古籍286部,其他文字古籍9部,3種甲骨文。名錄中抄稿本數量頗多,收錄明清56位名家稿本76部,宋元拓本71種,輿圖43種,放馬灘出土的西漢紙質地圖為世界上最早的紙質地圖,收錄少數民族文字古籍珍品286部,涵蓋藏文、回鶻文、西夏文等12種民族文字。其中,甲骨文首次進入《名錄》,而新發現的大量藏文文獻(如西藏博物館所藏的元刻本《釋量論》)也成為民族文字文獻的一大亮點。
齊齊哈爾市圖書館入選的《新刻滿漢字詩經》六卷,分為上下兩欄,上欄滿文,下欄漢文。此書為詩經第一次滿譯本,其後在乾隆時期又有重譯本較為常見,而此版國內所見極少。此版《新刻滿漢字詩經》,足本,品相較好,刻印精良,現作為滿文古籍珍品被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征集參加《國家圖書館古籍特展》的展示。
齊齊哈爾市圖書館始建於清光緒32年舊歷4月,歷史悠久,館藏豐富,素有『塞北藏珍第一家』的美譽。曾先後有《周禮明解》、《貞觀政要》、《楚辭》、《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解學士文集》等5部古籍入選第二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儀禮明解》二十卷、《禮記集說》三十卷、《詩集傳》二十卷3部古籍入選第三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新刻滿漢字詩經》此番入選,為該館再添『鎮館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