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調研中學生寫作:消極寫作多因『冷漠』 寫不好因『害怕』
2013-05-27 10:07:40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王舒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27日訊 日前,哈市第36中學語文教研組長呂娜專門對中學生寫作問題作了調研,結果顯示:部分學生對作文情緒低落、熱情不高,其原因有技巧、能力和閱讀量等因素影響,但心理畏懼的非智力因素也是一股強大阻力。

  消極寫作多因“冷漠”

  調研發現“情感冷漠型”學生所佔比例較大,這類學生具有一定寫作基礎,但對寫作興趣不濃,沒有信心、動筆前懶於動腦,行文時信筆所至,寫完後不再問津。“該類學生對作文總持一種無所謂的冷漠態度,雖然一般能按時作文,但大多為平平之作。”呂娜表示,青年初期特有的從眾心理,往往會使冷漠在學生間遷移和感染。

  應對:命題應不限文體、貼近生活。教師和家長要從初一開始培養學生作文,要求不宜過高、過嚴;“大膽”去寫,放開內容,放開體裁,歡什麼寫什麼;形式上少進行限制,練筆、日記、摘錄樣樣都行。

  遇挫折現“焦慮失調”

  還有一類學生則屬於焦慮失調型,焦慮讓學生在遇到實際的或臆想的挫折後,產生消極情緒。適度焦慮對學習是有利的,而低度焦慮和高度焦慮則相反。呂娜表示,低焦慮型會讓學生作文時無精打采,高焦慮會讓學生在老師布置作文時因緊張難以完成。

  應對: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家長和教師要明白寫作是艱苦的,老師和家長一定要在學生完成一篇作文後給予理解、同情和支持,關心每一位學生的“勞動”過程。

  評語中窺察對己態度

  調研發現,學生在作文評語中最關心的並不是寫作技巧的指點或得失優劣的評價,而是從中窺察教師和家長對自己的態度,因此出現了“情緒對抗型”學生。

  該類學生作文功底普遍較差,總是感到不自在和缺乏安全感,隨著信心的喪失,對老師、家長喪失了信任,對作文懷有反感。由於在情感上形成了溝壑,此類學生對指導充耳不聞,對批改視而不見,作文本上不及格的分數,反而使他們對作文產生抗拒心理。

  應對:用評語拉回距離。評語是點燃學生創作熱情的火種,教師和家長都應養成寫出評語的習慣。撰寫評語應是娓娓的傾心交談,盡可能地進行平等地情感交流,從而縮短距離。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