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5日訊 今春以來出現的持續低溫、雨雪、回暖偏晚等極端天氣,使佳木斯春播生產較往年晚。為了全力抗災保春種,佳木斯各地以抱住豐產期“歇人不歇機”的勁頭取得春耕生產的全勝。截至5月31日,全市大田播種除同江市部分低窪地塊外已全部結束,水田插秧也劃上完美句點。
春耕期間,各地農業乾部及農業技術推廣部門都活躍在生產第一線,各相關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密切協作。技術骨乾到催芽車間指導設備檢修調試,鄉鎮乾部深入農戶調查,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進行。5月4日,佳木斯掀起了大田播種熱潮。推廣一臺大馬力機車整地、一臺氣吸式精量播種機點播、一臺小四輪鎮壓的“一大一小一精”的聯合配套耕種模式,播種進度顯著加快,作業標准大幅提高,實現“適宜一塊耕種一塊,耕種一塊達標一塊”的效果。
佳木斯以搶挖排水溝渠與架設水泵提水相結合的方式,對距離溝渠較近且便於挖溝的地塊,組織挖掘機開溝引流狠抓排澇。對無法挖渠排水的地塊,采取水泵套接白龍的方式進行強排,田間積水排放進度明顯加快。為破解取土難問題,改分散取土為集中取土。將水利工程建設、高標准農田建設、水田本田整理與備土相結合,把養分含量足的棄土作為苗床用土。
為確保各類農作物全部高質量播插在豐產期,今年,佳木斯啟動新購進的苗床播種機械3540臺,以高效、高速的機械化播種為春耕生產搶下最佳時間。為提高秧苗素質,佳木斯印發《寒地水稻秧田管理指示牌》2萬份,指導農民以調溫控水為中心,加強苗床管理,確保了秧苗健壯快速生長。針對田間車轍深的情況,大力推廣踩凍茬兩遍直接攪漿整地技術,並將農機購置補貼重點向打漿機傾斜,新購置打漿機500餘臺,搶抓農時的同時保障了充足的沈降時間,提高了整地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