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5日訊 (記者 王蕊) 5日上午9點12分,隨著K1123次列車的汽笛聲響起,這趟哈爾濱、海口兩頭首發的旅客列車至此順利返回哈爾濱。

從海口出發的黑龍江父子:“就像坐旅游列車一樣”
7月2號下午3點40分,在海口火車站待命了12小時的K1123次列車,終於獲得准許再次發車的指令。據介紹,K1123次列車全程4429公裡,共運行63小時42分,全程共搭載乘客296人。

購買了海口至哈爾濱硬座車票的父子倆。東北網記者 王蕊 攝
9點12分,列車停靠在車站的3站臺,在5號車廂下車口,記者看到了剛剛下車的父子倆黃恩豐、黃保民,兩人剛放下行李,便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享受著哈爾濱清涼的空氣。
“我父親就是去幫我裝修房子的。現在新家裝修完畢,這次回家,我倆把能搬的都搬到海南新家。”黃保民笑著對記者說。
原來,兩人老家是齊齊哈爾拜泉縣的,師范學校畢業的黃保民在2010年被海南省瓊海市的重點高中海南嘉積中學海櫃學校選中,成為了一名老師,現在黃寶民當上了班主任、校團委負責人,27歲的他貸款在瓊海買了房子。
黃保民告訴記者,父子倆對於坐什麼車回哈爾濱還產生了分歧。“我想坐飛機,但是我父親一聽說開了海口到哈爾濱的火車,說什麼都要坐一坐。可是車票買的晚了,臥鋪都賣沒了,我倆就坐硬座回來了。”
說起這趟旅程,黃恩豐的臉上並沒有露出疲憊,他說,過去也經常到海南看兒子,坐飛機覺得貴,火車又沒有直達列車,只能從徐州轉一次車,每次到了那都覺得很疲憊。

旅客順利抵達哈爾濱。東北網記者王蕊攝
“這次真是方便了,下了車就到了海南,不用倒車了,沿途還能經過那麼多省份,就像坐旅游列車一樣。”黃恩豐說道。
記者從列車長曾凡華處了解到,這車上296名乘客中,可分為4種人群,包括“候鳥族”、大學生、旅游人群和經商人員,由於是京九線上唯一途徑哈爾濱和海口的列車,並途徑佛山、肇慶、東莞東等車站,不僅服務了黑龍江與海南兩地的乘客,更為沿途省份的“倒短”乘客提供了方便。
列車啟動8級風浪預警“戰備”狀態抵御臺風
這趟哈爾濱、海口兩頭首開的列車途經的風景一直是乘客們所津津樂道的。而列車長曾凡華卻說,為了能讓體驗首趟貫穿南北之旅的乘客舒服、安全地抵達目的地,一路上也沒顧得上欣賞兩邊的風景。更讓他難忘的是路上經歷的一次小插曲。
6月28日從哈爾濱駛往海口的這趟列車雖然逃過臺風“溫比亞”,列車工作人員本以為返程也會如來時一樣風平浪靜時,“溫比亞”卻向K1123次列車展示了它的“餘威”。原來,列車坐上輪渡後,開始從海口南岸駛向廣東北岸,50餘分鍾的渡海“航程”使K1123次列車遭遇了10多分鍾的顛簸,許多人甚至出現了暈船的反應。
曾凡華說,為了確保車上旅客的安全,列車迅速啟動了8級風浪預警。敞開輪渡上的所有救生衣櫃,打開全部逃生通道,粵海號、K1123列車全部進入“戰備”狀態。
“粵海號輪渡底層甲板是敞開式的,列車距離“開口”處的距離不過十幾米,輪渡遭遇風浪時,旅客若下車,很可能被卷入深海。為此,我們將硬臥車廂的上鋪、中鋪旅客集中到下鋪,要求全部旅客不得離開列車半步。”
就這樣,曾凡華與車隊所有人在“戰備”狀態下一直警惕著臺風的“餘威”。直到數十分鍾後,K1123次重新組合,駛入廣東省徐聞站後,車隊工作人員懸著的心纔漸漸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