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2日訊 這幾天,哈市很多市民發現有些線路的公交車不太好坐,67路車見不著影了,209路車也少了,71路借333路的車營運,很多市民都疑惑,這些公交車咋了?
21日,記者對這些線路進行了走訪,車隊給出的答案一致:加氣站太少,我們這些天然氣公交車,沒“氣”咋跑得起來?自6月份以來,哈市營業的天然氣加氣站越來越少,原有的30餘家加氣站,僅剩幾家還在營業。加氣站驟減,公交車、出租車加氣難,加一次氣要排四五個小時。在堅持了一個多月後,哈市67、209、71等公交線路終於“熬不住了”,出現了停運、半停運的狀況,給市民的出行帶來了不便。
公交車停運、半停運
21日10時許,記者來到道裡區顧鄉三道街的209路公交車終點。20多輛209路公交車停放在街道兩側。在該線路調度室門口貼了一張通知:近日車輛加氣難,發車間隔大,請廣大乘客改乘其他線路。
在不遠處的209路終點站牌下,20多名市民正在候車。站在最前面的市民黎女士,緊蹙著眉頭蹲在地上,用手盡可能遮擋住頭上的太陽。“我都等半個多小時了,也沒車走。”她身後等車的市民也都抱怨道:“這麼熱的天,半小時、一小時纔發一趟車,我們可咋出門啊!”家住附近的市民黃先生說,幸好今天周末休息不著急,明天他准備提前一個小時來排隊等車上班。
209路公交車隊隊長高金蓉告訴記者,近日哈市部分氣站關閉,導致該線路公交車加氣十分困難。“駕駛員每天晚上七八點鍾去加氣,要排四五個小時纔能回來。”不僅如此,由於氣量有限,加氣站還對每臺車進行限量加氣,“一臺車的氣罐加滿為100立方米,現在每臺車最多只給加50立方米。”高金蓉說,加不上氣是導致發車間隔變大的直接原因。目前,209路的46臺車,加氣站只能保證給20臺車加氣,其他的都得“趴窩”。車少了,發車的間隔不得不延長。
面臨這種狀況的,不只209路。11時許,記者來到香坊區三合路附近的公交67路終點站,站前兩側的街道上停滿了67路公交車。幾名市民在站臺附近小聲議論著:“現在還有沒有車了?”“聽說67停運了?”“沒車咱咋出門啊?”
記者隨後聯系到67路公交車隊王隊長。王隊長說,通常他們車隊的車輛都在哈雙北路的氣站加氣,沒有其他地方的加氣卡,20日這家加氣站以設備檢修為由停業了。“還在營業的加氣站因加氣車輛驟增,也停止辦理新加氣卡了。”王隊長表示,在沒有找到新氣源之前,67路公交車只能處於停運狀態。67路公交車途徑樂松廣場、服裝城、公路大橋及中央大街等多個交通樞紐站,貫穿香坊、南崗、道裡3區。41輛67路公交車,每天承擔幾萬人的出行任務。
12時許,記者來到會展中心附近的71路公交站臺,站臺上許多市民正在候車。“等了快一小時了,都沒見著一輛71路。”一位市民抱怨道。13時許,記者看到一輛333路公交車,慢慢停靠在站臺前,車身和前風擋上均貼著“71路”的標簽。該車駕駛員告訴記者,71路公交車是燒氣的,現在大部分加氣站都關了,公交車加不上氣,沒法上道運營。無奈之下,71路車隊從其他車隊借了幾臺燒油的車,盡量保證運營。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哈市的218路、362路、30路、31路等線路也加不上氣,同樣面臨著停運的問題。
加次氣排五個小時
21日10時30分,記者來到位於先鋒路2號的中孚能源百強CNG加氣站。20幾輛公交車正在排隊等候加氣,司機們不時焦急地把頭伸出窗外,看看前面還有幾輛車。一位即將見著“亮”的113路公交車司機趙師傅告訴記者,他不到9點就到這兒排隊,已經等了1個多小時,前面還有4臺車。“看這情形,輪到我車加氣起碼還得半個小時。”趙師傅表示,近一個多月來,每次加氣都要排隊兩三個小時,而且每次只能“吃半飽”。正常情況下,113路公交車氣罐可以加一百多立方米天然氣,行駛超過200公裡。現在每次只能加七八十立方米,基本上跑個兩三圈就得加氣。
“排了一個小時的隊,終於輪到我了。”聯盟出租車公司的哥王師傅指著身後的車輛對記者說:“你瞧,後面還有很多車。”順著王師傅手指的方向可以看到,先鋒路上盡是排隊等待的出租車,車隊一直排到禧龍市場前。“有啥辦法?都習慣了,一個小時能輪到我都是短的。”龍江旅游出租車公司徐師傅起身看了看前面排的幾十輛車,嘆了口氣。趁著排隊的空隙,徐師傅乾脆吃起了盒飯。“以前加氣十幾分鍾就好,現在起碼要一個小時,我是賣手腕子的,這麼長時間可耽誤不起。”
13時30分,記者來到位於東化工路的哈市公共汽車總公司汽車三廠CNG加氣站。50幾輛大公交從加氣站門前開始擺起“長蛇陣”,一直綿延出一公裡左右到先鋒路上。記者在現場看到,由於排隊加氣的時間長,不少司機把車停在路上“排隊”,司機們則三五成群到一旁樹蔭下納涼休息。31路公交車李師傅告訴記者,他已經等候兩個小時了,前面還有接近二十輛車。“以前每天只需要加一次氣就夠了,現在由於每次加氣量不足,每天需要加2次氣。以前一天能跑七八圈,現在每天給車加氣就得用上四五個小時,一天只能跑三四圈。”
加氣站內,8個加氣口全部打開,加氣員也都在緊張地忙碌著。加氣員告訴記者,加氣站基本上24小時全天開工,近段時間前來加氣的公交車特別多,“現在每天能有400輛公交車加氣,比上個月多了一倍。”
此外,記者在哈雙路福通CNG加氣站、哈平路中孚能源有限公司加氣站看到,這幾處加氣站門前,上百輛公交車、出租車也紛紛排起了長隊。
部分出租車“氣改油”
“最近一段時間很多氣站都關了,我常去的7家氣站,關了5家。”提起加氣,天鵝出租車公司的李君師傅就一臉無奈。他告訴記者,加氣不僅要花時間排長隊,有時候眼瞅要排到了,氣站工作人員偏偏告訴你沒氣了。“你說這讓我們咋辦?”李師傅說,一周前,他在哈雙路的福通加氣站加氣,排了足足5個小時還是沒加上,最後只能改加油。
“燒氣每公裡成本不到4毛錢,燒油每公裡成本大概要7毛多。”李師傅說,他現在寧可多花些錢加油,也不想耗費四五個小時排隊加氣。李君告訴記者,四五個小時若用來運營,大概可跑120公裡左右,用天然氣比汽油每公裡可省0.3元,120公裡纔多花36元。“四五個小時不營運,咱得少拉多少錢?”所以,李君決定給自己的車改回加汽油。
和李君一樣,哈市聯通出租車公司的賈師傅也將自己改燒天然氣的車又改了回來。賈師傅自己開大班,每天凌晨3點多就爬起來給車加氣。“各個加氣站都限量,我車氣罐能加75立方米,現在最多給加40立方米。”賈師傅不願承受每天加兩三遍氣的煎熬,決定上午先給車用天然氣,下午沒氣了再去加油站給車加汽油。“能省點是點吧,改燒氣的車特別費油,現在我連空調都不捨得開了。”賈師傅告訴記者,他周圍還有許多“的哥”也像他一樣,油氣混搭或者乾脆直接燒油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