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6日訊 “太鬧心了,有時候真不想活了。”這或許是周衛東人生中最後一個電話,當妻子趕回家時,他已經觸電身亡。近年來,抑郁成為了都市人越來越熟悉的話語,幾乎成為情緒低落者的代名詞。哈醫大二院心理專家張文藝表示,家庭環境是防止、發現和治療抑郁的關鍵。
7月20日,一陣呼嘯的救護車警報聲驚動了南崗區一處老式家屬樓。此時,居民們聽說,住在這裡的周衛東用觸電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聞訊趕來的弟弟周衛國怎麼也沒想到,哥哥給自己打電話說心情不好,竟成了兄弟最後一次對話。鄰居陳大娘告訴記者,周衛東和妻子餘莉最近因為家庭瑣事爭吵較多。很多人認為生活瑣事不足以讓人想到自殺,懷疑周衛東可能是因為“抑郁”了。 5種中年人容易抑郁 哈醫大二院心理專家張文藝告訴記者,抑郁是一種極常見的心理疾病。患病人數佔世界人口的5%左右,其中自殺率高達12%~14%,位居各類心理和精神障礙之首,號稱“第一心理殺手”。 近年來,隨著社會節奏加快,“上有老下有小中間工作忙”的中年人漸漸成為抑郁癥的高發人群。患者中普遍存在性格敏感、偏執、愛鑽牛角尖、性格不成熟,缺乏溝通,缺少社會活動和朋友,而壓力和焦慮往往是抑郁的導火索。 其中,中年男性患者中,從事行政工作和做生意的較多。而中年女性患者中,生活單調的家庭主婦、家庭關系不好的已婚或離異女性以及高知女性較多。 抑郁癥也能“傳染” 張文藝說,目前學術界普遍認為一般人最可能涉及的是情感性抑郁,主要誘因是遺傳、性格問題、環境壓力和季節。大多數人可能存在的輕度抑郁並不被醫生看做抑郁癥,而被稱為抑郁情緒。如果一個人突然出現睡眠不好、食欲不振,情緒不好,對日常人際交往和娛樂不感興趣,這種狀態持續兩周以上,就可以被懷疑得了抑郁癥。 “抑郁情緒就像感冒,每個人都可能得抑郁癥,同時,因為情緒的影響作用,抑郁癥也可能‘傳染’。”張文藝說,家庭氣氛好的人,患抑郁的可能性大大低於經常吵架或缺乏溝通的家庭。不僅如此,生活在家庭氣氛好的人得了抑郁癥也更容易通過家庭乾預治愈,而大多數家庭氛圍不好的患者,則往往需要向專業醫生求助,其家庭成員也可能需要醫生的輔導,越早發現越容易治愈。 (文中當事人均為化名) 抑郁癥十大癥狀表現 1.對日常生活喪失興趣,無愉快感。 2.精力明顯減退,無原因的持續疲乏感。 3.自信心下降或自卑,或有內疚感。 4.失眠、早醒或睡眠過多。 5.食欲不振,體重明顯減輕。 6.有自殺或自殺的觀念或行為。 7.性欲明顯減退。 8.注意力集中困難或下降。 9.聯想困難,自覺思考能力顯著下降。 10.抑郁心境一天中有較大波動,早上最重,到晚上最輕。晝夜變化發生率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