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最牛空中公寓”公然斂財》追蹤報道
城管部門高度重視,市民盼盡快拆除,建築專家表示:
“空中公寓”可能弄垮一棟樓

樓頂興建的公寓走廊尚未完工。
新聞提示:
近日,連續刊發《大慶“最牛空中公寓”公然斂財》系列報道,報道了沿湖城商十公寓樓樓頂房蓋內,有人佔用公共平臺,私建17間公寓房對外出租一事。樓上非法施工,樓下居民苦不堪言,小區居民對此倍感震驚。
有的市民打來投訴電話,稱我市還有很多樓區存在樓頂違建現象。市民呼吁,相關部門應加強監管力度,徹底清除樓頂違章建築。
城管部門
樓梯門斗均涉嫌違建
從8月20日起,高新區城管局執法部門介入調查“最牛空中公寓”事件。然而,盡管目前違建公寓已經停工,但大門緊鎖,執法人員無法進入現場檢查。
沿湖城物業郭總經理介紹說,違建責任人洪某一直在外地辦事,幾乎沒在樓上出現過。工作人員曾聯系洪某妻子,但她不配合調查。
20日下午,高新區城管局執法人員和洪某進行了電話溝通,洪某表示近日將返回大慶接受調查,配合處理此事。
21日上午,記者隨執法人員再次來到現場,發現大門仍然緊鎖,無人施工。執法人員發現,四樓大門內,除了洪某家的復式樓外,樓頂房蓋內的通道,也被封鎖在鐵大門內。此外,該復式樓道內的木制樓梯和門斗是後接的,均涉嫌違建,也將列入調查范疇。但得等洪某回來,纔能進一步調查。
處理違建
執法手續繁瑣
21日,有市民來電稱,像“最牛空中公寓”這樣的違建,應該盡快拆除。在樓頂公共天臺建房子,佔用業主們的公共空間,給居民帶來安全隱患,本身就是不允許的,這種情況還需要進一步審查嗎?直接拆除了不就得了?
對此,高新區城管局執法人員表示,執法人員應依法辦事,按照相關法規,一個違建案件,必須通過檢查審批手續、調查詢問筆錄、現場檢查筆錄、立案審批、現場檢查照片、案件調查審批、行政處罰聽證告知、限期拆除判決書、送達行政執法文書、發催告通知書、發強制拆除通知書、發公告等多個環節。
執法人員稱,要是業主有異議,還可申請聽證、復議等,一個程序走下來,最快也得半個月,正常情況下,大約需要1年時間。此外,如果當事人不配合,還需要多個部門配合纔能完成。
同時,執法人員還表示,城管部門一定堅決打擊違建不法行為,但整治違建工作,還需要居民和各部門的通力配合,尤其是小區居民和物業部門,一旦發現違建現象,一定要盡早上報到城管部門,以便做到早發現、早解決。
違建現象
普遍存在
在我市,除了“最牛空中公寓”外,還有很多居民區存在違建現象。在5年內新建並入住的小區,幾乎都有違建情況。尤其是高層和別墅、洋房區域,更為嚴重。
沿湖城物業的郭總經理坦言,在沿湖城小區,普遍存在樓頂違建現象。郭總經理說:“在沿湖城,還有很多樓房的頂樓公共平臺,被居民圈地建成房屋。我們不止一次告知業主,要求自行拆除,但業主根本不聽,我們沒有執法權,只能上報給城管部門。”
8月20日上午,一位市民舉報稱,沿湖城小區內的“翠江灣”和“尚水灣”樓區都是高層,最高的33層,很多頂樓居民在樓頂的設備間和天臺上建房子,希望職能部門能徹底清除違建現象。
建築專家
樓頂違建危害嚴重
很多業主認為,借助自家樓層優勢,在樓頂蓋個小房,不會有多大影響。殊不知,違建對樓體安全和居民生活有嚴重危害。
順峰集團物業服務部經理、土建工程師葉延東表示,違章建築成風,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更會引發公共危害。對於高層建築來說,建築安全尤為重要。
首先,對於樓體結構來說,樓頂違建,在施工過程中會破壞樓頂結構,破壞防水層和保溫層,導致漏雨、低溫等。如果在樓頂私接暖氣,尤其是地熱,更容易導致整棟樓出現低溫現象。
如果樓頂大規模私建房子,嚴重者將導致樓房傾斜、坍塌等,因為一棟樓房從規劃到建設,都是按照科學數據進行的。
此外,樓頂天臺屬於整棟樓全體業主共享,頂層業主獨自佔有,損害絕大部分業主的利益,也違反了開發商與業主的約定。違建還會破壞小區整體景觀,損害其他業主的利益。另外,頂層增建,沒有做防雷設施,會妨礙原有防雷設施發揮作用。從消防安全角度講,樓頂天臺在許多樓房中還是消防通道的一部分,如果逃生通道被堵,一旦發生意外,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