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旅游
搜 索
冰城保姆市場大起底:隨意漲價 個別家政人員素質差
2013-09-01 09:05:24 來源:生活報  作者:李佳 周際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不漲錢,俺就不喂了

  生活報9月1日訊 近日,記者從哈市消協獲悉,從去年至今,在服務行業當中,與保姆相關的投訴一直為“零”;記者從哈市工商局消保處也獲得相同的答案,“從去年至今,沒有僱主對保姆的服務水平進行投訴,也沒有保姆因待遇等問題投訴僱主。”記者又采訪了哈市幾家家政公司,他們也認為,“這個行業已經發展得很成熟了。”

  哈市保姆市場表面看上去“寧靜而美好”但是,很多市民卻反映,現在保姆非常難找,經常找到一個很快又走了,她們總想著“跳槽”。此外,還有一些保姆的服務質量不能令人滿意。哈市保姆行業的現狀到底如何?為何僱主對保姆不滿卻不去相關部門進行投訴?近日,記者進行了采訪。

  現象:

  不漲錢,保姆閃你沒商量

  哈市張女士家的寶寶今年兩歲了,小小年紀,已經和6位保姆打過交道,她們來了,但是很快,她們又走了,寶寶竟錘煉得不哭也不鬧,就是晚上不睡覺。張女士說,她找的保姆是24小時的,現在快有一個小分隊了,基本上都是她在“求”保姆留下來,但是太難了!

  保姆為何難留?張女士認為,薪酬是一個重要的因素!這個行業有一個“潛規則”:簽短期合同,薪酬說漲就漲!

  最開始,張女士大膽啟用一位新手,月薪2200元。阿姨勤快,對寶寶也細致,張女士非常滿意。一個月後要簽正式合同,這時,阿姨提出要求,工資能不能漲到每個月2500元?張女士認為可以接受。可是在談到合同期限時,阿姨只答應最多簽3個月。

  在這3個月裡,張女士與阿姨好好相處,為了討好阿姨,還給她買了一件新衣服。3個月過去了,阿姨要離開張女士家准備回家過年,臨走時留下話,“年後可以回來乾,但是薪酬必須漲到3200元。”張女士對阿姨總漲工資的要求非常反感。張女士總感覺自己被“趁火打劫”了,後來聽說,這是這個行業的潛規則,尤其是24小時的家政人員,保姆乾過一段時間後,僱主就要給她們加錢。

  把脈:

  市場自主定價,為“漫天要價”創造機會

  前些年,哈市物價局放開了家政行業的價格標准,由僱主與保姆雙方協定自主定價。目前,哈市家政人員的最高月薪可達8000元,最低的也超過2000元,“保姆也得養家啊,誰不希望多掙啊,有更高的薪酬,保姆當然會重新選擇。”一位保姆說。

  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一方面,保姆會選擇出錢多、工作量相對輕松、好說話的僱主家庭;而另一方面,僱主卻希望保姆能夠穩定下來,花最少的錢得到更多的服務,但是保姆的薪酬只有一個范圍,沒有更細化的標准,合同也沒有這方面的約束力。雖然是自主定價,實際上也意味著保姆可以“漫天要價”,導致保姆與僱主矛盾不斷。“因為對薪酬不滿意,保姆說走就走,挺閃人的!”張女士提起保姆,苦水不少!記者問張女士,為何不去有關部門進行投訴。張女士說,保姆的做法合理合法,僱主挑不出人家什麼毛病,沒有辦法去投訴,但是確實會影響到服務質量。

  現象:4個月連請4位護工,還惹了一身麻煩

  哈市陳先生的父親已經80多歲了,因腿部患病一直臥床。陳先生很想找位男護工照顧老父,於是他在哈市多家家政公司進行“用工登記”。誰知,男護工們的表現讓他著實大吃一驚:第一位護工竟和老父對著罵;第二位護工原來是位殘疾人;第三位護工使老父骨折;第四位護工曾經“小偷小摸”……

  “我父親剛得病的時候,晚上不睡覺,白天打瞌睡,基本上5分鍾一醒,而且有病之後願意罵人,說實話,確實挺折磨人的。不過,我們希望護工能夠理解病人並且尊重病人。第一位護工與父親相處的頭三天還可以,以後就受不了,老父罵他,他也罵老父,這樣的護工我們當然不能留,所以請他離開了,事實上他也想走,因為他很受折磨。”陳先生說,緊接著,又找到了第二位護工,對老父倒是挺好的,但很快露出了“馬腳”,他在搬動老父的時候,用力過大,導致他身體內的一個鋼釘折了,原來,他是一位骨折患者,曾做過手術。“這樣的護工我們不敢僱用。”

  “接著,我們又找來一位護工,人挺和善的,身體也健壯,但是問題也很快出現了,他搬動老父上廁所時,不小心將老父重重地摔在地上,導致老父骨折!第四位護工就更甭提了,一個熟人認識他,對我們說這個人偷過東西……”陳先生說,父親生病後,基本上每個月都換護工,覺得這個行業挺混亂的,什麼樣的人都可以走進家政的隊伍裡,“但我們也挑不出家政公司什麼毛病,有的護工沒有健康證、培訓證,人家也對我們講得很清楚,我們著急請人,所以就將就了,結果惹出這麼多麻煩!”

  把脈:個別家政人員素質差,難滿足客戶需求

  找保姆難,找男護工就更難了!據哈市96785家政服務網絡中心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很少有家政公司會招收男性家政人員,因為很多家政公司都認為,男人的性格並不適合從事這個行業;此外,護工這項工種並不像月嫂、育嬰員那樣更有贏利空間,所以,雖然不少家庭都需要,但是從業人員較少,優秀的就更是稀有了。

  這位工作人員還認為,導致保姆難找的另一個原因,是現在不少家庭對保姆都“從嚴”要求,考察工作能力是一方面,對長相、性格、年歲、學歷、興趣、嗜好以及交友方面等也都有要求,像長相丑陋、舉止粗俗的保姆,即使經過培訓也難改其形象,所以她很容易一下子就被“拒絕”。還有的僱主不允許保姆吸煙,躲在陽臺上抽也不行。

  哈爾濱家政服務業協會會長景平介紹,二三十年前,只有極少數的人家會請保姆,對保姆的要求也不高,能洗衣、做飯、看孩子就行。而現在,普通家庭也需要保姆,不但社會需求量極大,而且要求保姆技能昇級,比如如果僱主是糖尿病病人,那麼就要求保姆會做相應的飲食等等。由於保姆的准入門檻比較低,一些保姆還不能達到僱主家庭的要求。

  現象:保姆“試著用”,為何試多少“不管用”

  在某家政網站用工信息發布與交流平臺上,一位叫mimicat的網友提出,怎樣能用最快的速度找到好保姆?她希望保姆能完成規定的工作,態度友善,別老要求漲工資就行。而另一位網友回復說,找保姆靠運氣,如果保姆不合適,家政會給你換,但是沒有最快,也沒有最好!

  找好保姆靠運氣,說明現在確實存在一些“不靠譜”的保姆,也說明找保姆的途徑和方法已經有些落後了,不符合當下人們的需要。

  據哈市96785家政服務網絡中心一位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在幫僱主找保姆的過程中發現,換保姆的僱主非常多,他們曾經幫一個僱主找過4個保姆,原因是有的保姆工作馬虎、糊弄,有的保姆要求過多,僱主當然難滿意。其中有一位保姆更過分,沒有收拾完,造得屋子不像樣就走人了,事後他解釋說,是因為家裡有事,所以不打招呼就走了。但是,由於缺乏相關的行業標准,僱主無從對其服務質量進行投訴,唯一的方法,就是“再換一個保姆試試看”。

  把脈:找保姆的方法太老套,用工信息應該透明

  僱主只能被動地接受家政公司介紹的保姆,而不能主動地進行尋找,因為他們無從了解保姆的素質、工作能力如何,只能先將保姆接進家裡,試用幾天再說。采訪中,張先生說他已經僱過很多保姆了,感到身心疲憊,他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建立家政公司與家政人員的信息庫,對公司和人員進行登記和評價,這樣,大家可以先期了解家政人員的素質如何,“我想對接的成功率會高一些!”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