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9日訊 節前,縱觀哈埠肉市,牛肉每斤30元,豬肉每斤十四五元。而在羊肉市場中,地產羊肉每斤35元至40元;新西蘭羊肉每斤20元,所佔市場份額達到六成之多。距離終端零售市場最近的地產羊肉,佔有天時地利的資源以及運距優勢,為啥價格卻不那麼親民?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市場價格羊肉售價連漲11年
在革新農貿市場,賣了6年羊肉的李金芳還沒見羊肉掉過價——現在鮮羊肉每斤35元,帶骨羊肉33元一斤。而在哈埠市場,新西蘭羊肉則主打低價牌,以每斤不足三十元甚至二十六七元的價格售出。
“羊肉價格已連漲近11年。”省農科院畜牧研究所羊研究室負責人劉玉峰說。2002年,羊肉售價每斤僅為15.9元,2008年至2009年是羊肉價格的一個快速上漲期。
劉玉峰說,地產羊的產仔率低,出肉率也低。近幾年,我省纔開始搞肉羊快速育肥,一定程度補充了市場羊肉短缺的情況。
養殖散戶存欄數量逐年縮減
羊肉身價暴漲,與散養戶減少、規模化養殖不成氣候導致羊肉供應不足有關。作為阿城區為數不多的“登記肉羊養殖戶”,阿城區料甸鎮新發村的李雙全,養羊9年,年年賺,但肉羊的存欄量卻逐年減少。
李雙全說,養羊風險大,還得細經管。眼下農村勞動力大多出門打工,留守老人養幾只羊還行,真要養幾百只羊,精力就跟不上了。高峰時期,李雙全的養殖場曾經存欄500多只肉羊,目前,存欄量僅有100多只。不過即便如此,就靠這100多只羊,李雙全每年的淨利潤也能達到近30萬元。
哈埠市場六成來自新西蘭
當本地牛羊漲到每斤近30元纔能保本時,從新西蘭到我省口岸加上運輸成本的羊肉每斤纔賣二十幾元。“量大、價格便宜的東西,自然在市場中佔有絕對的價格優勢。”省肉類協會秘書長唐新宇給出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觀點。
目前,新西蘭羊肉佔哈市流通領域近六成,本地和內蒙古羊肉分別佔兩成。
而與新西蘭羊肉在哈爾濱“羊羊得意”的局勢不同,哈爾濱羊肉的市場,肉羊出欄量同比漲幅微弱,堪稱滯漲。
另外一組數據顯示,2011年哈市肉羊規模化養殖場有561家;2012年,小規模、散戶在減少,哈市規模化養殖場縮減至448家。
長久之計引進國外先進理念
“新西蘭的肉羊可謂死得其所——新西蘭肉羊的養殖規模化自不必說,當地肉類生產企業從動物遺傳學著手,用科學方法改良,讓單只羊產出更多的淨肉,出肉率比我們要高出至少10%。”省肉類協會秘書長唐新宇說。
單純依靠進口牛羊肉並非長久之計,我們更需要的是通過引進國外的先進理念,增強本地肉羊供應解決供需失衡引發的“羊貴貴”問題。我省擁有全國八分之一的草原,羊兒有足夠的草吃,完全有資本成為全國最大的牛羊養殖加工地區。
記者從市畜牧局獲悉,目前,哈市已著手打造規模化養殖硬件。哈市今年新建規模化養殖場16家,規模均在年出欄1000只以上。還將把畜牧業與種植、養殖,到加工、運輸、銷售的產業鏈串聯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