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保障房『基地』中秋忙 宴請賓朋裝新房
2013-09-20 07:27:43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楊建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0日訊 這個中秋,天氣有點涼,但是在民生尚都保障房“基地”,一派歡聲笑語,無限溫馨。這裡家家戶戶忙得不亦樂乎,搬家、裝修、宴請賓朋,告別“蝸居”。昨天,記者分別走進了民生尚都大家庭裡的經濟適用房、棚改戶、內澇搶險搬遷戶等居民家中,感受他們的喜悅與幸福。

在新房中的薛英斌一家。

  住新房很幸福

  中秋大宴賓朋

  兩條大魚,一個肘子,啤酒飲料,一股腦采購回來。在民生尚都B區1號樓,碰到張德芳,她手裡全是為中秋節准備的東西,已經快拎不過來。她說,“這個中秋就是宴請賓朋,一會老公公、大姑姐全來。”

  在小區碰到熟人,張德芳都打招呼。她說,“有新房子住,實在太高興!”原來的家在“老太平”,24平方米的小屋,全家四口人,一住就是20多年。上高中的姑娘越來越大,連個自己的屋子都沒有。前年經過四五次搖號後,她終於搖中,花31.3萬元買下這套經濟適用房。

  小區過道是由石頭鋪成的小路,曲徑通幽。“小區空氣都能聞出新鮮味道”,張德芳一個勁地向記者述說著新家的好。在張德芳的新房裡,記者看到44平方米的小屋,被她裝修得溫馨無比。一會兒工夫,做得滿滿一大桌子菜,等待著親朋好友的到來。

  告別小黑屋

  住進陽光房

  記者踏進民生尚都怡園4棟一單元竇雅欣的家。住進新家有一年了,她還有點順不過架。她說,“從14平方米的小黑屋一下住進70平方米的大屋,總有一步登天的感覺,仿佛這個家不是自己的。”

  在竇雅欣12樓的新家,記者看到南北朝向的大居室,兩室一廳,客廳是大的、陽臺是大的,外加精致的家居,都給人一種上檔次的豪華感。看得出主人花了不少心思,對新家傾盡所有。

  竇雅欣說,自己以前是橋頭屯居民,就是在這次政府棚改整體大搬遷中,她家有了住進大房子的機會。不然全家老少還擠在14平方米的小黑屋裡,廚房一平方米,推門就上床,長大的孩子都抱怨住這種環境,心情壓抑。現在可好了,全家人各居一室,還有共同活動的大客廳,電視掛牆上,離沙發兩米遠。房子寬敞了,全家老少的心情也敞亮了,每天出門,打工渾身都是勁!

  三口齊上陣

  裝修新房忙

  33歲的薛英斌,昨天一早,就帶著妻子、兒子到民生尚都的新家,裝修房子。這個冬天,他肯定要搬進來。沒有太多的錢,他和妻子就領著10歲的兒子自己乾。廚房已經貼上瓷磚,藍色的,全是一家人精心挑選,客廳頂部掛上了有孤度的吊頂。他們一個鋪地板,一個收拾洗手間、另外一個擦廚房。全家人為了這個新家,共同勾勒著心中的美好,就算累得直不起腰,他們也不介意,因為心裡甜。

  112平方米的建築面積,近70平方米的使用面積,三面通透向光,推開西南方向的窗戶,美麗的松花江就在眼前。一個多月前,薛英斌還要出門蹚水,晚上睡在被水環繞的土坑上。這種日子,他10歲的兒子向記者形容為“家裡能種菜的園子,都變成了魚塘”。如今全家人“拆一還一”後,享受政府優惠政策,添了11.6萬元,選購了民生尚都裡新房子住。

  薛英斌說,感謝政府好的政策,買大房就是為了給兒子創造最好的環境,讀好書,做個有出息的人!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