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4日訊 『人生七十古來稀』,可對於百歲壽星來說,七十或許還是『中年』。記者昨天從市老齡辦了解到,據哈市9月份最新統計,百歲老人189人,其中年齡最大的112歲。在百歲壽星中,耳背者佔九成。市老齡辦工作人員說,『也許正是因為「聽不見心不煩」,一些煩惱事入不了耳,老人們並不著急、上火。』
女壽星承擔更多家務每天『運動』也養生
在189名百歲壽星中,男性為56人,女性為133人。據市老齡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哈市近年來的統計顯示,百歲老人性別比例一直是女比男多。
有關研究表明,女性在長壽方面比男性佔有一定的先天優勢。女性荷爾蒙激素為停經前的婦女提供了保護,降低年輕女性罹患心髒病和骨質疏松癥的風險。
專家分析,除了這些生理因素,百歲老人中女性比例大,也有著社會傳統原因,在老一代家庭中,女性承擔更多家務,每天活動勞作對養生也有一定意義。
新聞鏈接
最長壽老人已112歲最大愛好是『遛彎』
百歲老人大部分是從事體力勞動者,文化程度不高,多數是文盲或小學文化。可老人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閑不住』。最長壽者112歲的阿城區雷春庫老人,幾乎每天都去附近的超市溜達,每月的集市老人也必去。盡管年過百歲,可幾乎80%的老人,依然每天自己做家務,洗衣、掃地甚至還有的老人下地乾活……
哈市壽星四大共同點
心態好
平和從容,是老人們共同的長壽秘訣之一。很多老人一生務農,日子很平凡,可他們的生活中卻沒有『攀比』、『不平衡』等字眼。
性格好
老人大多性格好,不生氣、不發火,心胸寬闊。
三餐規律
飲食上,燕窩、海參、冬蟲夏草……老人們幾乎都沒吃過,一日三餐,按時按點,沒有特別的忌口。
果蔬吃應季
水果蔬菜很少吃反季的,都是吃應季當下產量最高的。
長壽秘訣其實很『簡單』
世界公認的五大長壽之鄉包括俄羅斯的高加索地區、巴基斯坦的罕薩、厄瓜多爾的比爾卡班巴、中國新疆的南疆和廣西的巴馬。這些地方的飲食並不一樣,飲用水也未必含有多種營養及抗癌抗病因子,但是人們的長壽、不患癌或少患癌卻是共同的。原因在於,這些地方除了有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外,還在於有更為重要的幾個條件:合理的飲食起居、無懮無慮或欲望較低(心理壓力小)、長年的體力勞動和遺傳因素。
這些因素看起來簡單,但現代人卻很難做到。以合理的飲食起居為例,主要體現在不吸煙、不喝酒、不挑食、飲食多樣化、不熬夜、起居有規律,但是現代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事實是,只要遵守了這些簡單的規則,即便生活在自然地理條件不好的地方,也可能不患癌,輕易不得病,並且長壽。
例如,北京是全國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地方之一,而且生活節奏之快和工作競爭壓力之大,也是國內首屈一指的,這樣不宜居的地方,當然達不到世界上長壽之鄉的標准(每10萬人中擁有百歲壽星7.5人),卻也出現了為數不少的百歲老人。2012年的統計表明,北京市的百歲老人有470人,而且絕大多數生活在城區,甚至很多百歲老人並非素食者,而是喜歡吃紅燒肉。其實,他們的飲食多樣和踐行合理的生活方式,纔是其長壽的重要原因。
早在20世紀90年代,世界衛生組織就在《維多利亞宣言》中正式提出健康生活方式的16字格言:合理膳食、適量運動、心理平衡、戒煙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