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抑郁癥患者增兩成 公務員等為多發人群
2013-10-30 10:19:40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30日訊 記者從市第一專科醫院、哈醫大一院等了解到,“十一”後抑郁癥患者數量增加近兩成。據市第一專科醫院張聰沛院長介紹,受人體生理、心理“應激改造”、抗壓性減弱等因素影響,目前哈市正值抑郁癥發病高峰,也就是醫學上所說的秋季抑郁“漲潮期”。

  患者為啥紮堆?節後抑郁病人增兩成

  “我家孩子特別省心,從小到大一直是尖子生,班級考試從沒出過前三名。最近卻總說累、睡眠不好,‘十一’之後死活都不肯去學校!”幾天前,高二女生琳琳的媽媽帶著她來到市第一專科醫院,向院長張聰沛“求救”。經張聰沛診斷,琳琳患有中度的抑郁癥,需要用藥和心理治療,治療期至少要三周。

  “平時日門診量約在480人,‘十一’後達到550人左右。在增加的患者中,80%以上都是抑郁癥。”張聰沛告訴記者。

  在哈醫大一院精神衛生中心,就診的患者也比平時增加了近兩成。精神衛生中心胡健主任說:“患者增多既有季節因素,也有人體生理因素的影響,更多的是因社會壓力造成的。”

  啥季節會抑郁?每年都有兩個高峰期

  “抑郁癥就像大海的潮汐一樣,有漲潮也有落潮。哈市現在的季節正處於秋季抑郁漲潮期!”根據哈市各季節抑郁癥患者就診峰值,張聰沛各劃分出兩個抑郁“漲潮期”和抑郁“低潮期”。

  張聰沛解釋說,6月至8月哈市風和日麗,也是居民戶外活動最豐富的季節,燒烤、旅行等減壓項目最多;12月至次年2月中旬,有元旦、春節兩個連續的長假,人們期待值很高,成為主要的減壓“動力”。

  秋季抑郁癥“漲潮期”一般會在第一場雪停住後得以緩解。張聰沛說,這是因為雪後空氣清新,一掃入秋落葉後的壓抑氛圍,寒冷的氣溫促使人體加快血液循環和內分泌調節,使受季節影響的抑郁人群情緒得以緩解。

  人為啥抑郁?換季引發生理心理紊亂

  張聰沛認為,秋季城市氣氛及外部環境都給人以“負性”刺激,讓人產生“悲秋”情緒。體質較弱缺少鍛煉,長期在室內工作以及性格內向、敏感,遭遇離婚、失業等應激事件的人都容易“中招”,極端者極易走上“絕路”。

  面對寒冷刺激,人體會出現生理、心理自我應激調節反應,如血壓昇高等,造成煩躁不安等異常情緒。隨著晝短夜長曬太陽機會的減少,會使人情緒低沈,出現郁郁寡歡等癥結。

  哪些人易中招?公務員學生中年女性

  抑郁癥也有“三高人群”,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公務員、白領群體;初高中學生,尤其是面臨中高考的學生;50歲以上的中年女性。

  昇職加薪、業務考核、面臨退休……這些讓公務員、白領等成為抑郁癥的第一大高發群體;隨著中高考臨近,會讓學生的心理問題也隨之顯現;受季節影響,本就“內分泌失調”的更年期女性也躋身抑郁癥高發行列。

  抗抑郁“處方”

  1.有氧運動季節性情緒紊亂市民可通過瑜伽、太極拳等體育鍛煉能調整機體的植物神經功能,減輕緊張、憤怒、焦慮、抑郁等狀態。

  2.曬日光浴心情懮郁的人應盡可能多到戶外曬太陽,睡覺前的2至3小時可將室內的燈打開,使亮度接近白天自然光。

  3.合理膳食多吃牛肉、羊肉、雞肉等有健腦活血功效的食物,情緒低落時可以吃些巧克力,喝些綠茶、咖啡,有興奮神經、改善心境的功效。

  4.社交減壓生活要有規律,按時作息,豐富,課餘生活,放松情緒,還可有意挑選些顏色明快的衣服。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