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31日訊 日前,省政府辦公廳正式下發了《關於切實做好城市供熱工作的意見》。在這個意見中,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暗補”變一職一貼“明補”、供熱按計量收費等新政策將盡快推進實施。
環狀管網供熱
各熱源互為備用
我省將積極推進集中供熱,到2015年年底,地級以上城市基本取消分散小鍋爐供熱,縣級以上城市集中供熱率達到70%以上。
在進行集中供熱工程建設的同時,要全面分析熱源分布,積極推進備用機組、調峰鍋爐等備用熱源建設,保證供熱安全。各地要根據熱源實際情況,積極實施多熱源環狀管網供熱運行方式,實現各熱源有效互為備用。
按計量表走字
用多少熱交多少錢
各地將結合實際,制定完善供熱計量價格管理辦法和供熱計量價格,對實行集中供熱、達到節能要求、安裝供熱計量裝置並滿足計量收費技術要求的居住建築,全面實施供熱計量收費。同時,不得借推進供熱計量改革之機變相提高供熱價格和總體收費水平。
省住建廳有關專家介紹,按國家要求,新建建築都要安裝用熱計量表,按表收費。這就是說,用熱可以像用水、用電一樣,按表走字,用多少交多少錢。這樣,用戶可以使用溫控裝置,調到家人最適合的熱度。同時,各地價格主管部門每年要向社會公布熱費價格構成,遇供熱成本大幅變化時,要及時啟動供熱價格成本監審機制。
城鎮職工熱費
盡快實現“明補”
我省各地還要建立困難群體供熱保障機制,重點解決的是低保戶、低保邊緣戶、關停企業職工、下崗職工等低收入困難群體的供熱問題。已建立保障機制的,要進一步完善並確保財政專款撥付發放到位。尚未建立保障機制的,要從2013年采暖期開始抓緊建立。有條件的市縣,要進一步擴大救助范圍,提高救助標准。
實施城鎮職工采暖費補貼改革。我省要求各地加大改革力度,盡快實現采暖費由“暗補”變一職一貼“明補”。省住建廳將會同省監察廳、財政廳等有關部門,對全省各地采暖費“暗補”變“明補”改革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名詞解釋
“明補”
即把采暖費補貼直接打入職工工資。
按戶補貼
按家庭成員中職級高的人進行補貼。
一職一貼
與戶口無關,城鎮職工分別由各自所在單位進行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