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5日訊 (記者 馬冀) 10月30日,6時30分許,哈爾濱市道裡區埃德蒙頓路道裡公安分局門前,人車混行,秩序混亂,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在十字路邊,細心的市民發現,近些日子,總有一輛交通巡邏車在早晚交通高峰期停在路邊,從車上下來的那個交警,一邊張望著熙來攘往的人群和川流不息的車輛,一邊在本子上記著什麼,今天也不例外;與此同時,一座行人過街天橋也在高架橋側完工待用。
哈市晚高峰時段,王士奇與轄區外勤副大隊長路面調研。(中間人物為王士奇)東北網記者 馬冀 攝
這個人是王士奇,哈爾濱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政委。站在人群中並不惹眼的他,從注意到這個路口的通行混亂無序開始,就把保障來往車輛和人員安全掛在了心間,不時來看,並做出了架設過街天橋的整改方案。
不久,這輛巡邏車會重新啟程,至於它的下一站,也許是南崗區,也許是香坊區,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地方有一個共同點:存在交通難題。他去的目的只有一個:保障人車平安順暢出行。
哈市交管局政委王士奇,從警26年參與了多場重要安保活動。東北網記者 馬冀 攝
就這樣,寒來暑往,26年來,他或堅守在站崗亭,或奔走在路上,指揮交通,改善交通,始終踐行群眾路線,服務哈爾濱長遠發展,用一腔執著書寫了他對交警這個崗位的全部熱愛。
一心為民
平凡交警練就過硬本領
走上領導崗位之前,王士奇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標兵,他的看家本領,是標准的指揮手勢。
26年前,剛參加工作時,他執勤的崗位是大廈崗(現省人大常委會附近),地處哈爾濱市中心繁華地帶,車多人多,交通安全保障壓力大。他把自己的時間都給了工作,每天執勤近10個小時,三伏天汗水浸濕了帽檐,三九天冰雪凍壞了手腳。
“信念、目標、責任。”王士奇把對工作的要求歸納為這幾個字,“我執勤的地方車流量大,站好崗是保障人車安全通行的最低要求。”王士奇說。為了站好崗,他開始研究每一個指揮手勢,想辦法盡快解決交通疑難問題;買教材學理論,向老交警請教;磨壞了鞋子,磨偏了鞋跟。辛苦終於換來一身過硬的本領。
“1997年,大家在一起站崗值班,王士奇的姿勢最標准。而且,對違章司機,他始終是不急不躁,耐心給他們講道理。他的舉動得到了認可,司機們也都說這個交警的姿勢最標准了,讓你自覺的就去遵章駕駛了!”哈爾濱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南崗大隊四中隊中隊長李波說。
對王士奇的吃苦敬業精神,哈爾濱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局長崔勁松深有感觸,“他在工作上有一股拼勁,對自己要求近乎苛刻。”
因為熱愛,所以專注;因為專注,纔有所得。在基層當民警期間,王士奇的指揮手勢曾被國外記者贊譽為“國際流”;他和崗組同志團結奮戰,所在的大廈崗連續9年被評為國家、省、市最佳交通崗組;在直屬大隊,他8年完成交通警衛特勤任務6700餘次,無任何差錯。
王士奇帶領哈市交管局秩序處民警在路面研究交通渠化。(左二人物為王士奇)東北網記者 馬冀 攝
以路為家
聽民聲走基層事無巨細
“今年哈爾濱市地下管線改造力度很大,涉及全市上千條道路,工作難度很大。”哈爾濱市建委源網辦吳敏處長介紹說,出行順暢是大家的期盼,但基礎設施的改造對城市發展來說也是必要的,在矛盾交織的時候,工作不好做,“這時,王士奇的一個舉動讓我很有觸動。”
今年10月,吳敏帶施工隊對友誼路上一個井室進行改造。管線工程,大到一條街路,小到一個井室。井室面積不大,不用封道,對交通影響微乎其微,改造前已報知王士奇。沒想到的是,當天半夜,正在工人們搶抓施工的時候,王士奇卻親到現場查勘進度、慰問工人,他的認真頓時讓人肅然起敬,“這麼小的事情他都能到場,大事更不用提了。”
在不久前的一次踏查中,王士奇從幾名學生家長口中了解到,和平路交通擁堵嚴重。他立即前往查看,並召集有關人員到現場研究措施,迅速啟動和平路道路維修改造,在今年9月開學前,和平路擁堵問題得到了極大緩解。“我們的車輛還沒多到不可調和的地步,通過努力,哈爾濱市交通還是可以改善的。”他說。
說來容易,做起來卻耗時耗力。哈爾濱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交通設施大隊工程科科長劉志剛告訴記者,每每找王士奇匯報工作的時候,他基本上都在路面上巡邏。“很多時候給他打電話,他會先問我們在什麼地方,他很快會趕過來,因為知道基層交警忙,他就盡可能地將就我們的時間。”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僅在今年,通過一點一位的踏查,由王士奇帶頭組建的支隊“緩堵治亂課題組”,就先後規劃出哈藥通達、哈站廣場、鴻翔衡山等9個單向交通片區,218條單行道路,極大地緩解了哈爾濱市老城區及中心商業區交通擁堵問題。
從一而終
本色不改贏得廣泛稱贊
在一些人眼裡,王士奇似乎有點“不識時務”。
前幾年,中環路有家企業靠近馬路護欄,為了自己方便,想請交通部門在護欄上開一個口子,好讓企業車輛通過。王士奇堅決拒絕,“看似在幫助企業,實則是在害他們。企業進出困難的問題可以再想別的辦法,亂開口造成肇事可就是大事了!”
還有一次,王士奇拘留了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一位無證駕駛的法官,並扣留了他駕駛的無路權車。因為這次“得罪”,王士奇當年得到了好幾封“上訪信”。
“王士奇是對事不對人!”黑龍江省大通實業出租公司57歲的老出租車司機薛守平很認可王士奇,“開出租車,與交警打交道是最多的了,說實話,有點怕交警。但是,自打我與士奇第一個照面後,我就感覺這小子是真心幫著老百姓的。”
那是1998年的冬天,剛剛下過一場大雪,一輛疾行搶道出租車被困在霽虹橋的雪堆裡出不來,造成了交通擁堵,正在執行任務的王士奇匆忙跑上去,二話不說彎下腰使勁推車,車出來了,司機開口要感謝,王士奇一揚手,示意他趕緊走。
“開車的時候經常看到他執勤,有時候就摁摁喇叭打個招呼。現在我成了他的信息員,他不時會聽我們出租車司機對交通管理和安全出行的建議。”薛師傅說。1987年至1998年的11年間,在崗臺執勤的王士奇,結交了不少司機朋友。
如今,王士奇獲得的榮譽獎章可以掛滿兩件上衣,他名字前面的頭銜也幾經變化,可骨子裡,他還是最初那個交警,只是離開了站崗臺,換成了巡邏車,依舊在為冰城暢行而奔波。
“一個人在年齡和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為什麼不把大好的時光用在工作上……”面對記者的采訪,王士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