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受閆阿紅張子麗感召 受捐老人仨女兒簽約捐眼角膜
2013-11-13 09:03:01 來源:生活報  作者:霍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丁鳳芹老人的三個女兒簽下眼角膜捐獻協議書。

  生活報11月13日訊 9年前的今天,34歲的阿城電視臺記者閆阿紅離開人世,她捐獻的眼角膜讓張子麗老人重見光明。9年後,張子麗老人去世,她把當年閆阿紅捐贈的眼角膜又捐給了七臺河農民丁鳳芹。“別人為我捐了眼角膜,以後我也要把它捐獻出去……”今天上午,在哈醫大一院眼科三病房暗室裡,當劉平院長為丁鳳芹老人揭去右眼的紗布後,重獲光明的她激動地說出了這些話。據了解,受閆阿紅、張子麗精神的感召,僅昨天一天,就有50餘人來到省眼庫簽署捐獻眼角膜協議書,想讓更多有需要的人重獲光明。

  受捐老人百年後

  也想傳遞“光明”

  今日9時30分,記者趕到哈醫大一院眼科病房時,丁鳳芹老人正靜靜地躺在病床上。馬上就要揭開紗布了,老人和三個女兒的心情都格外緊張和激動。小女兒王金麗告訴記者,昨天的手術進行得很順利,老人術後的狀態也不錯,重見光明的心願馬上就要實現了。9時45分,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院長劉平教授親自為丁鳳芹老人揭紗布,當紗布一層層落下,老人原本混濁的右眼漸漸有了光亮,已經能看見眼前的手指頭。在隨後的測試中,她連視力表上的“山”也能看到了,也能清楚分辨出自己的三個女兒。重獲光明的丁鳳芹激動地說:“等了50多年,我的眼睛又能看見東西了,感謝劉院長、感謝醫護人員,別人為我捐了眼角膜,以後我也要把它捐獻出去。”

  眼角膜若存活良好有望繼續移植

  劉平院長說,在沒揭開紗布前,他也在擔心移植後的角膜植片透明度好不好,是否有感染等各種可能,不過揭開紗布的那一刻,他心裡的石頭終於落了地。“丁鳳芹老人的眼角膜移植手術很成功,沒有感染跡象。雖然眼角膜有輕微水腫,不過這屬於正常的術後反應。”據劉平院長介紹,丁鳳芹的視力目前達到了0.25,隨著水腫的消失,角膜變得透明,老人的視力還能進一步提高,而且如果加以好好護理和保養,視力有望恢復到張子麗老人當時的水平。

  據了解,手術成功後,丁鳳芹老人要預防感染和並發癥的發生,還要定期復診,避免外傷,防止發生磕碰。劉平院長表示,如果移植後的眼角膜在丁鳳芹老人眼睛裡存活情況良好,這枚經歷二次移植的眼角膜還有繼續利用的可能。

  丁鳳芹的三個女兒

  也要捐眼角膜

  看到母親重見光明,丁鳳芹的三個女兒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王金麗說,昨天在聽說了閆阿紅和張子麗老人的故事後,她們姐妹三人都受到了很大的觸動,在母親眼角膜移植手術成功後,她們三姐妹就決定一起簽署眼角膜捐獻協議,為更多需要眼角膜的人留下光明。

  當日10時許,哈市第14中學教師房玉冰和年過六旬的父母一起來到省眼庫。房玉冰說,當年閆阿紅捐獻眼角膜的事跡就讓她十分感動,而張子麗老人再次將眼角膜捐出,又一次震撼了她的心靈,父母早在多年前就有捐獻眼角膜的意願,因此這次一家三口一起來到省眼庫簽署了捐獻眼角膜協議書。房玉冰的父親房寶貴說:“人的生命雖然只有一次,但是捐獻的眼角膜可以在別人身上得到延續,每個人獻出一份小愛,卻能給整個社會帶來光明,這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

  據省眼庫的工作人員介紹,僅12日一天,就有50餘人主動來到省眼庫簽署捐獻眼角膜協議書,這當中有普通的市民、出租車司機、學生還有醫護人員,目前在省眼庫登記捐獻眼角膜的志願者有2萬餘人。

  劉平院長回憶說,九年前的今天,閆阿紅去世,他親自為她摘取了眼角膜並移植給了張子麗老人,如今這枚眼角膜又使丁鳳芹老人重獲光明,作為一名親歷者他感到十分幸運。在閆阿紅精神的感召下,我省眼角膜捐獻的人越來越多,今年哈醫大一院就已經做了80多例眼角膜移植手術。他希望在閆阿紅到張子麗再到丁鳳芹這條傳遞光明的道路上,能有更多的人捐獻眼角膜,使更多身處黑暗中的人重獲光明。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