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1月22日訊 站在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角度,哈市政府行政服務中心將在部分行業試行“先照後證”制度,即工商部門先行發放營業執照,後報相關行業管理部門辦理相關行業許可,提高辦事效率。這是記者從今日召開的哈爾濱市政府第29次常務會議上獲悉的。
行政審批服務智能化
據哈市政府行政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哈市新行政審批流程體現了改革創新,主要有三個特點:
一是“以政府部門為中心”變為“以辦件人為中心”。原行政審批流程是站在部門審批角度制定的,強調的是“我部門審批什麼”。而新行政審批流程是站在企業和群眾辦事角度制定的,強調的是“我要辦的事情由誰來辦、怎麼辦”。
二是“各批各的”變為“一事一表”。新行政審批流程針對具體辦理事項,制定個性化的最優辦事流程,一個事項一個表,“量身定做”審批服務產品,實現審批智能化。
三是“多窗口審批”變為“一窗口受理”。雖然各部門已集中入駐中心,但是縱橫聯系不夠,時常出現“短板”,而改革的流程則可以全部連接。辦件人只需提出自己所辦內容,填好表格,即可實現一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務。
審批試行“先照後證”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按照哈市新審批流程,今後哈市“企業設立”的審批將推行“先照後證”,按照“推進工商注冊便利化”的要求,對原流程中不涉及國計民生、重大安全許可事項前置許可的“先證後照”類企業設立,試行“先照後證”,即工商部門先行發放營業執照,後報相關行業管理部門辦理相關行業許可,提高辦事效率。
本月底推行審批一表制
為了便利審批,“企業設立”審批“一表制”本月底即在哈市政府行政服務中心實施,年底前向區、縣(市)中心推廣。
據介紹,目前哈市各區、縣(市)采用的“一表制”尚不完善,具體由中心派專人將所有申辦數據一次性錄入,生成近20張不同表格,各窗口工作人員再向各自內部系統(專網)重復錄入信息,存在著“二次錄入”和信息不能全面共享的問題。而經過協調,今後工商、國稅、地稅、技術監督和統計部門都會將有限信息自動與各自內部系統互通,真正實現“企業設立”審批“一表制”。
簡化建設項目審批流程
此次改革還對建設項目審批流程進行了簡化,取消了政府投資類“項目建議書”審批;減少“預核准”環節,對備案項目發改委先備案、環保局再受理,對核准項目環保局先受理、發改委再核准,消除了互為前置問題;對政府投資的路橋、醫院、學校、業務用房等項目簡化節能審查手續,實行備案制;對新改擴建的、依托原有環保設施、能夠滿足需要的項目以及集中供熱區域內的住宅、教育、展示、辦公等用途的項目簡化環評內容。“工程竣工檔案承諾書”、 “建設單位承諾書”和“設計單位承諾書”,不再作為審批前置要件。
此外,哈市今後所有建設項目實行14個部門聯合現場踏查;路橋建設項目實行13個地下管線產權單位聯合會簽,以便促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