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感動龍江』候選人李令堂:一心一意為百姓 一生一世獻給黨
2013-11-30 08:37:51 來源:東北網  作者:孫曉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30日訊 (記者 孫曉銳) 在雞西市恆山區大恆山煤礦,有一位被稱為“專職活雷鋒”的退休乾部李令堂。他十年如一日,始終堅持為群眾義務服務,無論孤寡老人、困難群眾,還是傷殘職工、失業人員,只要有需要,就有他的身影。

李令堂在為群眾理發。

  在雞西礦業集團恆山辦事處離退休人員活動中心,有一個“共產黨員李令堂義務服務活動室”,每天來到這裡尋求幫助的人絡繹不絕。十年來,李令堂用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和愛心,向人們傳遞著愛和溫暖,“老區活雷鋒”、“專職活雷鋒”的故事,天天都在他身上重復著。李令堂家裡的電話號碼,成了方圓二十多公裡范圍內晝夜開通的義務服務熱線,印在李令堂的愛心名片上。

  李令堂時刻牽掛著老區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尤其是那些年齡大的孤寡老人。75歲的尹奶奶兩年前老伴去世,兒女們處理完後事又都奔赴外地打工去了,老人家孤苦伶仃。李令堂得知這一情況之後,隔三差五地到尹奶奶家看看,像對待自己老母親一樣時刻掛念。老人家的下水道堵了,他不顧髒臭,又掏又衝,水道暢通了。鑰匙擰變了形,李令堂聞訊馬上趕到,先幫尹奶奶開開門,又配了兩把新鑰匙;電飯鍋上的連接線燒毀了,他立刻買了一套新的送過去……為了讓老人找自己方便,李令堂把自家的熱線電話和手機號碼寫在尹奶奶家的牆上。

李令堂在為群眾配鑰匙。

  恆山老礦閉礦時間早,破產周期長,沒有接續礦,這裡的貧困人口較多,需要幫助的人也多。李令堂就是在這個時候“應運”而生,做起了長年累月的專職“活雷鋒”。李令堂是個多面手,車、鉗、鉚、焊樣樣能,強電、弱電、木工、瓦工、理發、修理樣樣精通,是個“萬能”義務奉獻者。

  有人給他粗略算了一下,他義務服務一天做的事:理發2人、磨斧子3把、磨刀4把、配鑰匙2把、修自行車1輛、修小家電2件、配木柄斧把3把、排除暖氣故障4處、給人配鐵螺絲零件6個、半路給人修四輪車1輛等。一天他為群眾服務29人次。恆山人都記住了李令堂的服務熱線電話,當地群眾給他編個順口溜:“有事就找李令堂,誰有難事兒他就上;天天奉獻做雷鋒,他把黨來比爹娘! ”

  日積月累,李令堂也結交了許多“窮朋友”、“傷殘親戚”,李令堂把這些人當成親人,關心他們,幫助他們,他長年定期到十五個殘疾人家中理發;幫全殘職工曹喜玉買煤、拉煤、運煤;在義務做好事時還救過半身不遂的退休乾部史萬龍的命……低保戶孫雲故去以後,留下了一個年邁的老伴和兩個又聾又啞的兒子,李令堂知道後,就來到孫家。孫家的狀況讓李令堂心裡酸酸的,他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起,默默地掏出兜子裡的理發工具,一剪一刀地把聾啞人的頭臉修飾乾淨;掏出斧錘刨子,把孫家的門窗修理嚴實,屋裡屋外找出五六個盆、桶背回自己的工作室,一個一個地修好、焊好。以後的日子,李令堂每個月都到孫家看看,劈劈柴、掃掃院,聽聽孫雲老伴的絮叨,時間長了,有的鄰居就問:“李師傅是你家親戚嗎?”孫雲的老伴哭了:“誰敢認俺這個窮親戚呀,李師傅對俺比親人還親哪!”

  多年來,不論春夏秋冬,不論白天黑夜,不論年節禮拜,他“全天候”義務服務,據不完全統計,十年間他先後做好事3850多件。可人們並不清楚李令堂身患高血壓、腦梗、心衰、糖尿病,是一位危重病人,已經65歲的他每天靠吃藥片支橕身體。妻子、兒子心疼地責怪他不顧身體、不要命了,李令堂卻說,“老百姓家省個三塊五塊的能把幾天的飯菜錢省下來幫人解難,咱一個共產黨員還能乾啥呢?對百姓、對黨能有點用處,咱活在世上纔有奔頭、有勁兒!”

  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李令堂十年如一日地以老共產黨員修煉成的“正果”,為群眾奉獻著,他用共產黨員的精神和信念,照亮著身邊的群眾,溫暖著身邊的群眾……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