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現場
搜 索
哈爾濱喜家德員工垃圾桶裡撿酸菜 店長稱:做員工餐(圖)
2013-12-28 11:13:5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李霜 張海霞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喜家德水餃虹橋店及店門旁邊的垃圾桶。

  東北網12月28日訊 27日,本報記者接到市民爆料,位於哈市道裡區東安街上的喜家德水餃虹橋店工作人員在其飯店門口的大垃圾桶內撿出酸菜,拿回了飯店內。李女士看到這一幕後,用手機記錄了下來。

  接到舉報後,哈市道裡區衛生監督所立即對該飯店進行了檢查。

從垃圾桶中撿酸菜。

  垃圾桶裡撿回酸菜

  李女士告訴記者,她家就住東安街附近。

  當天11時左右,她路過喜家德店門口時,看見有一男二女共3名工作人員正在門口4個大垃圾桶裡翻著什麼,一個戴膠手套的女工作人員撿垃圾桶,另一名身材較胖的男服務員橕著塑料袋,他們拿出來的竟是酸菜。李女士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們大約撿了10多顆酸菜,裝了兩大塑料袋,還有一些碎酸菜幫子也一起裝進了塑料袋拿進了飯店內。”李女士表示。

員工拿著從垃圾桶中撿出的酸菜回店裡。

  商家:店長扔的,員工又撿回來了

  當日18時10分,記者來到位於道裡區東安街8號的喜家德水餃。店長張炫找來了當時垃圾桶撿酸菜的工作人員。其中一名叫於春玲,她說:“我是後廚的刀工,酸菜是秋天前任馬姓店長買的,我們後廚幾個人醃制的,在庫房的一個白盒裡,時間長了酸菜上面腐爛長了‘白醭’,店長張炫在檢查庫房時就給扔到了飯店門口的垃圾桶裡。我尋思醃了這麼長時間白瞎了,就去垃圾桶裡想撿出來拿回家吃,就我一個人去的。”

  記者指出,照片顯示現場有3個人。喜家德水餃區域經理孫慧詢問下,於春玲說另一人叫邊紅梅。邊紅梅說:“我當時幫著橕袋子了,酸菜是我們幾個人醃的,我們員工一共吃了4回。店長發現不新鮮了,就給扔進垃圾桶了,我們覺得很浪費,就去給撿回來了,沒想那麼多。”

  店長張炫說,酸菜是給員工做工作餐的,他10時左右在庫房發現酸菜長了“白醭”,就立即扔進了垃圾桶,沒想到員工又去撿回來了。還有一名男員工也在現場,不過這名員工是他們僱的小時工,8元錢一小時,是在校大學生,現在已經下班回家了。

  喜家德水餃區域經理孫慧告訴記者,員工從垃圾桶撿回來的兩袋酸菜放在了旁邊的臺子上,下午衛生監督所的執法人員來過了。員工覺得把扔進垃圾桶的酸菜再撿回來吃很不好,又把兩袋酸菜扔進了垃圾桶,“酸菜壞了就扔了,員工覺得可惜,又從垃圾桶撿回來了。確實不衛生,我們對員工的教育不夠,忽視了這一點,沒有和員工達成共識。”

衛生監督所執法人員正在檢查該店原料進貨臺賬。

  衛生監督所:垃圾桶撿回的給員工吃也違法

  27日下午,哈市道裡區衛生監督所接到舉報後,所長吳軍立即派執法人員現場調查。

  經執法人員現場調查,該店工作人員承認在垃圾桶撿了10多顆酸菜的事實。但他們稱,酸菜並非是銷售給客人食用的。其中一名員工說,酸菜有些爛了,就扔進了飯店門口的垃圾桶,但又覺得那麼多酸菜扔了挺可惜,就再撿了回來。

  衛生監督所現場筆錄顯示,“灶房內見塑料袋(2個)袋裝酸菜,店長稱該酸菜為制作員工餐使用”。

  吳所長表示,執法人員查看了該店的進貨臺賬,他家所使用的餡料均是從位於哈市南崗區的中心廚房配送來的,該店不進行餡料加工,也不具備餡料加工的條件。垃圾桶撿回的酸菜不用於經營,如果給員工食用也是違反《食品安全法》的。老板與僱員之間形成了一種僱傭關系,提供餐食也是一種特殊的經營行為。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