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生活資訊  >  市民消費
搜 索
2014年春節臨近 哈爾濱煙花爆竹市場遭遇『寒冬』
2013-12-30 09:04:23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慕海燕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30日訊 哈市各區縣的安監部門已開始發放2014年春節期間煙花爆竹零售網點的審批表。盡管安監部門對馬年春節煙花爆竹零售市場“變冷”有所准備,但未想到遭遇到的是前所未有的“寒冬”。

  一個行業的凋零

  鞭炮銷售額五年降七成

  20日,道外區安監局危化科。一整天只發出了10張表格,冷清的辦公室讓工作人員有些不適應。危化科負責人李大義告訴記者,每年這個時候,他們科室是全局最熱鬧的。與往年相比,今年太安靜了。“按照市安監局的要求,2014年春節期間煙花爆竹零售點的數量要比2013年遞減5%。2013年春節道外區共有120個零售點,2014年要控制在114個以內。照現在這架勢,根本不用行政手段乾預,我估計自然減少的就會達到20%至30% 。”李大義說。

  27日,審批表格發放一周時間,道外區安監局只發出了50份表格。李大義說,基本都發給了老業主,很多老業主今年繼續經營,主要原因是去年剩了很多貨存在鞭炮公司,今年總得賣出去收回成本。

  南崗區安監局危化科的數字也很“可憐”,一周的時間,審批表發出去不足50份。

  至記者發稿時,我市2014年春節期間煙花零售點審批工作還沒有結束,具體零售網點數目不確定。但記者從各區安監部門了解到的信息都是“門前冷落車馬稀”。

  同樣冷清的,還有哈爾濱鞭炮煙花專營公司。這家負責供應全市煙花爆竹的專營公司,2014年春節相當於沒進貨。據介紹,2013年春節該公司共進了1500萬元的貨,售出了700萬元。但正月十五後,零售商沒有賣完又返回鞭炮公司倉庫儲存的貨達到500萬元左右。始料不及的慘淡讓該公司今年沒有再大批量地進貨,而是主要銷售庫存。

  記者了解到,1999年鞭炮開禁第一年,該公司當年進貨近1500萬元,全部銷完,供不應求。持續三四年後,開始出現逐年下降的態勢,零售商返庫量也開始逐漸加大。近兩三年銷售額下降趨勢非常明顯,2008年我市的鞭炮銷售額為800萬元左右,2012年為500萬元左右,2013年僅為200萬元。

  一個商戶的逃離

  “賣鞭炮真是一年不如一年”

  李國軍,斷斷續續賣了十幾年的鞭炮。蛇年春節過後,他把剩下的大批鞭炮返回到鞭炮公司的大庫後,就下定決心再也不乾這行了。

  李國軍告訴記者,1999年他就開始賣鞭炮,“連著賣了三年,我真掙了幾年好錢兒!那幾年,哪有賣不了返庫的事呀,根本不夠賣的,去日雜批發,都得排隊。第二年,我就弄了三個攤兒。那幾年,真是賺到錢了,三個攤一年掙十幾萬不成問題。”

  此後幾年,李國軍因為身體原因中斷了鞭炮生意。“2006年我又開始賣鞭炮,中間隔了幾年,鞭炮生意已經大不如前了。2006年我就剩了好些貨,過了初五就一直甩貨,最後就賣個成本價。”李國軍說,2006年、2007年他連著賣了兩年的鞭炮,也就是賺個辛苦錢,一個攤位一年賺不上兩萬塊,和前幾年沒法比。

  2013年春節,他再次重操舊業,沒想到這回真正遇到了煙花爆竹的“寒冬”。“之前就聽說生意不好了,我就想著好就多賺點,不好就少賺點唄,沒想到這下賠大了。”這次,他經營了兩個攤位,一共進了30萬元的貨,沒想到居然剩下十六七萬元的貨,連一半都沒賣上。除去庫房、人工等成本,他一分錢沒賺到不說,十六七萬元的貨還得壓一年。

  李國軍說,今年他已經把去年的存貨都轉手低價抵給了別人,細算下來,2013年春節賣鞭炮賠了兩萬多。“這一行再不能進了,大環境、大趨勢,這生意都做到頭了,不是他一個小攤主貪點黑、吃點苦就能改變的。賣肉、賣菜還有個行情,今年賠了明年賺,可賣鞭炮真是一年不如一年,連點反復的指望都沒有。”

  記者從各區安監部門了解到,鞭炮行業的“李國軍”們今年大多選擇了離場。一位安監部門負責人說,照這樣下去,煙花爆竹零售行業,恐怕真的會沒人乾了。

  一個趨同的認知

  遠離霧霾請少放鞭炮

  入冬,一場猝不及防的霧霾,讓越來越多的哈爾濱人開始重視空氣質量,也直接影響了對煙花爆竹的主觀消費。

  “馬上就到春節了,建議大家不要買煙花,今年哈爾濱的空氣狀況是什麼樣,大家都很清楚,春節要是再放鞭炮,那就重度污染了。請熱愛健康的各位親們轉發給身邊的人,為了空氣、為了孩子,其實也為了自己,從我做起。”剛剛進入12月,這條微信就開始在微信朋友圈裡頻頻轉發。

  “其實就是沒有今年的霧霾天,大家的環保意識也在不斷提高,去年過年放鞭炮的就不多。”家住南崗區沙曼小區的李女士說。

  除去環境因素,每年春節由燃放煙花爆竹引發的火災、傷害,也讓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遠離鞭炮。記者在哈爾濱新聞網上進行了一項“關於馬年春節你放鞭炮嗎”的讀者調查。200個參與調查的市民中,有25%表示“不放”,有43%表示“年三十兒晚上放一點意思意思” ,有32%表示“放”。

  一個待破解的課題

  如何在民俗和環境間折衷

  如何能在發揚傳統民俗和有效保護環境之間找到一個合適的折衷點?環保鞭炮似乎給出了不錯的答案。

  上海市將繼去年後再次引入低硫或者無硫的“環保鞭炮”,這些鞭炮約佔到今年煙花鞭炮總量的一半。

  記者從瀏陽市鞭炮煙花管理局了解到,無硫生產技術今年8月開始在瀏陽市的花炮生產企業推廣,現在絕大部分花炮生產企業都采用了這種新技術,逐步替換傳統生產工藝。瀏陽市牛石出口禮花廠是兩年前開始使用新技術的首批7個廠家之一,廠長晏小華給記者介紹了“無硫”的原理。他說,在煙花爆竹生產中,黑火藥是重要的原材料之一。黑火藥中含有硫磺,燃燒時產生二氧化硫和硫化物會造成空氣污染,新型的“無硫發射藥”可以替代傳統的黑火藥,這種無硫發射藥不含硫磺成分,燃燒後不排放含硫的化合物,且不含氯酸鹽、鉛化合物等有害物質。

  晏小華介紹,使用新技術並不會增加生產成本。黑火藥市場平均價格為每噸13000元,無硫發射藥價格為每噸18000元。但是無硫發射藥的用量僅為黑火藥的40%,每替代一噸黑火藥用量,可節約成本5800元。而且環保煙花視覺效果與一般煙花無異,安全性也有所提高。

  記者了解到,因為我市2014年春節期間銷售的煙花爆竹還是以去年庫存為主,所以這種環保煙花馬年春節不能登陸冰城。

  網友熱議

  燃放期能否縮短到5天

  春節期間煙花爆竹到底放不放、怎麼放,成了近一段時間市民、網友熱議的話題。有網友呼吁“全面禁止”,有市民建議“市區內禁放”,有部門提出“霧霾天禁放”……

  “399論壇”網友misha建議把每年春節期間燃放時間縮短為5天:臘月二十三(小年)、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初五、正月十五,其餘時間一律禁放,這樣既有助環保,又不失年味。同時再配合新型環保煙花的使用,春節期間鞭炮對環境的污染就可以降低很多。